问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5年5月,胡 * * * * 应邀赴俄罗斯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活动。

材料二:2001年4月,日本文部省审定的新版历史教科书把“侵略”改为“进入”,把侵略亚洲国家说成是“解放”英美殖民地等。

材料三:2005年,日本右翼分子公开发表言论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东条英机早已不是罪人”。时任日本首相的小泉纯一郎表示他将第五次参拜靖国神社。

请回答:

(1)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多少周年?中国抗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三谈谈日本右翼分子对侵略战争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材料二、三,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60周年。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2)歪曲、否定战争史实,美化侵略战争,为军国主义翻案。

(3)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团结世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要居安思危,好好学习,报效祖国,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问答题 简答题
问答题

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Word文档WORD1.doc,其内容如下: 【WORD1.doc文档开始】 Information技术发展的主旋律 由此,还可以实现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服务。 1)高速度。主要是指建立高速度的Information交换网络。目前,全球性的Information基础设施建设,均采用卫星通讯技术来提高其速度;从计算机网络入手,逐步将计算机、电信和有线电视“二网合一”,实现由数字化图书馆获得所需文献、资料、专利、期刊等,实现图书情报资源共享。 2)大容量.主要是指建设大型数据库系统和Information管理系统。目前,数据库系统的访问速度、存储容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Information形式与通讯接口的多样化,为多媒体Information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可能,而INTERNET和INTRANET技术的使用,使Information系统面向全球范围的访问能够成为现实,“地球村”也就不再是一个神话。 3)高效率。随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取得长足的发展,一大批具有高速度、可靠性、强处理能力的计算机系统应运而生,这标志着计算机Information处理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高效率时代。此外,随着计算机字长的不断扩大,CPU功能的不断多样化,这使得现代的计算机系统具有了更加强大的处理能力。而广泛采用的RSIC技术0.8微米的微电子技术,使得现代的计算机系统具有了更高的可靠性。 【WORD1.doc文档结束】 按要求对文档进行编辑、排版和保存。 (1)将标题“Information技术发展的主旋律”设为粗体,蓝色。 (2)将正文各段的行间距设置为1.5倍。 (3)在正文第一段的“由此,还可以实现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服务。”这一句移至“实现图书情报资源共享。”后面(即第一段末)。 (4)各段落首字下沉两行、距正文0.1cm。 (5)将文档中所有的“Information”都替换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