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树轮指数(每一树轮宽度/常态期望值宽度)是研究气候变化的主要途径。读“我国寒暖变化的趋势图”和“人地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在左边“人地关系模式图”中,A表示             ,B表示              ,2 表示                  

(2)树轮宽度与气温、降水等要素相关。仅从气温考虑,由右图可知,

1949年我国气候处于          (寒冷,温暖)期;

1850一1950年我国气候变化的特点是                     

(3)下面三幅图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乙             ,丙                 

(4)环境管理就是对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人类活动施加影响,实施环境管理的手段有                      

                                                            

答案

(1)人类社会     地理环境      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3分)

(2)寒冷(1分)  寒暖波动(冷暖交替)(1分)   (3) 全球变暖  臭氧层破坏

酸雨(3分)  (4)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宣传教育手段(任2点,2分)

题目分析:(1)图示表示人地关系系统,故人类社会属于环境之中,故A表示人类社会,B表示地理环境;2箭头由人类社会指向环境,应表示人类的生产生活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2)在判读了“我国寒暖变化的趋势图”基础上进行描述即可。(3)直接根据图示判断:甲图反映的是全球变暖导致的北极地区冰川融化,丙反映的是臭氧层破坏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丁反映的是酸雨腐蚀文物和建筑。(4)实施环境管理的手段主要有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宣传教育手段等。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基础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结合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危害分析即可。对于此类基础性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