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简答题

(26分)社会结构的变迁必然导致传统农民脱胎换骨走向现代文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请回答下列有关农民的三个问题:

(1)19世纪中后期的东西方都面临着社会重大变革,简述这一时期英国、俄国和中国农村的农民所处的境况。(12分)

(2)简要概括20世纪30年代美国、苏联政府对农民政策的异同。(10分)

(3)2005年12月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在香港召开时,接近一百个南韩农民代表纷纷纵身跃入维多利亚港,他们穿着橘色救生衣,拿着旗帜在水中来回游动,并挥拳叫嚷。一名男子喊道:“WTO逼我们去死!”。对此,你如何理解?(4分)

答案

(1)英国:农民出现分化,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沦为雇工;移民海外的:寻求新的发展机会。(4分)

俄国:政治上:逐渐变成自由人,但不彻底的改革使社会矛盾尖锐。经济上:逐渐分化为农场主或沦为雇工。(4分)

中国:小农经济逐步解体,农民生活困苦;部分农民爆发起义(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社会动荡不安;极少数破产农民流向城市,沦为雇工。(4分)

(2)相同点:政府都采用行政手段加强了对农业的管理和控制。(2分)

不同点:美国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和提供补贴等使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农民收入增加,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苏联通过集体化,把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8分)

(3)世贸组织和全球化给部分农民带来了灾难,侵害了他们的利益,部分人已经无法忍受,于是通过极端方式表示抗议;但是,全球化必然促进国际贸易和全球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农民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求辩证看待该现象,涉及一个角度只给2分)。(4分)

题目分析:(1)历史解题要非常注重题目所给出的时间、地点、区域等名词。本题目所考查的是19世纪中后期英国、俄国和中国农村发生的变化,实际考查是这个时期社会背景。通过时间“19世纪中后期”可以知道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通过圈地运动,使广大的农民失去了土地,成为了自由劳动力,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俄国1861年进行了农奴制改革,变革了俄国的生产关系,缓和了阶级矛盾,农奴获得了一定的人身自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国门洞开,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民破产,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

比较题,一般都要分相同点和不同点来作答。材料给出的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苏联”“农民政策”,由此可知,本题考查的应该是罗斯福新政当中关于农民政策和苏联斯大林执政时期的农民政策的比较。

由题干中“世贸组织”“WTO逼我们去死”可知,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这不仅包括消极影响,还应该包括积极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要会学会辩证地看待。这道题也反映当今世界还有另外一种声音,就是反经济全球化,但不管如何时代的潮流就是经济全球化,我们想获得发展就得把握住这个机会。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