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蝴蝶树》,完成下列各题。
②最喜欢的还是那里的静。附近仿佛无人,那些人家皆隐蔽在松林当中。本想去看看张大千先生的故居“环华庵”的,然而没有找到。后来,我在一家礼品店里看见一张明信片,上面是一株蒙特瑞松,枝干上“悬”满了蝴蝶。纸一样薄的翅膀,像教堂窗上精细的拼花玻璃,中间是橘黄和嫩黄,边缘则是黑白两色,用一种墨墨的筋脉连络起来。我叫它:玛瑙蝶。 ③我问店主:“哪里可以看到蝴蝶树呢?”他说:“夏天是没有的,每年十月底至三月初才能看到。至于在哪棵树上得自己去找。” ④那一年夏天,我满脑子都飞着玛瑙蝶,然而一直没有机会再去。再次去蒙特瑞,竟是两年后的感恩节了。这一次,我舍了“七十里路风景线”,径直去找蝴蝶树。我在松林边缘打着转,询问着:“蝴蝶树,它在哪里?…‘蝴蝶树?没听说过啊。”很多人都这么说。 ⑤还好,总算有一位在院中修剪花木的老先生,说愿意带我去。 ⑥“你是生物系的学生吗?为什么会对蝴蝶树有兴趣?我退休前在学校教书的时候,总想办法带学生来看蝴蝶树。”他一面走,一面给我“上课”,“你知道,蝴蝶由生到死通常都不大离开它出生的地方,飞也飞不太远。只有这玛瑙蝶,不知道为什么世世代代都要飞这么一次。由阿拉斯加到蒙特瑞,总有三四千英里路。蝴蝶的生命就只有一年,短短一生千辛万苦在路上飞掉,你能想象吗?我有个当水手的朋友,送给了我一只极美的玛瑙蝶,说是停在船帆上跟了他们好长的一程路。我的朋友每天一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那帆上的蝶。到了第五天,那只蝶不见了,它掉在甲板上,死了。想是筋疲力尽的缘故吧。” ⑦我不自觉地停了脚步:“啊,我从没有听过此这更动人的故事。” ⑧这时候,我们走到一家叫“蝴蝶树”的旅舍门口。我说:“我刚刚在这里已经绕了好几圈了。”“不知内情的人是找不到的。这旅馆的后院是一处树林,蝴蝶树就在树林里面。” ⑨老先生跟门房招了招手,我们来到后院,沿着一条小路蜿蜒进入松林里去。 ⑩路上立着许多“请肃静”的牌子,还有一块政府的公告牌,上面写道:任何对蝴蝶“不礼貌”的行为,均将被依法追究。 ![]() ![]() ![]() ![]() ![]() ![]() ![]() ![]() 1.阅读文章第②~⑩段,填写下面表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⑩段“树底下还有一个仰视的我”,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谈谈对划线词“仰视”的理解。(150个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①因被明信片上美丽的玛瑙蝶打动,开始寻找蝴蝶树。
②寻找到了蝴蝶树,看到了美丽的玛瑙蝶。
③感动
④激动(惊喜)
2.直接写出“七十里路风景线”美丽的景色令人陶醉;衬托出下文蝴蝶树生长环境的静美;与下文因为寻找蝴蝶树而舍弃“七十里路风景线”形成对比,突出寻找蝴蝶树的急切心情。
3.“仰视”一词写出了向上仰望的样子,也表现出“我”对玛瑙蝶的敬仰之情。玛瑙蝶只有一年的生命却飞越三四千英里,体现了它的执著无畏;一只玛瑙蝶因精疲力竭而身死于途中,体现了它敢为理想而牺牲;飞越重洋只把生就的美丽献给蝴蝶树,体现了它的纯洁与坚定。这些行为与精神品质使“我”心生敬意,因此“仰视”良久。
(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