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28分)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市场经济的法律秩序是在连续不断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立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770到1870年左右时自由市场经济的全盛时期……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理被残酷无情地应用于工人阶级,对那些靠占有过日子的人不一定有用。罢工和集体谈判几乎受到普遍的谴责。工会的数目很少……任何类似福利国家的形式都不为人们所容忍……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胡佛的反危机政策的核心是坚持推行自愿合作联合政策。他说“每一个人都应该设法帮助比他不幸的邻居;每一个企业都应该帮助它的雇员;每一个社区和每一个州都应该负起责任来组织就业和救济活动”。胡佛强烈反对由联邦政府来实行大规模的救济活动和公共工程活动。他说:实施失业保险和贫民救济就是挪用工商业的资金,“联邦政府一干预,这种保险,就会一成不变地堕落为仅仅的布施。”胡佛宣称“美国制度是建立在一种自治政府的特殊概念之上而以地方分权为基础的。”“美国制度是个人奋斗的自由放任主义”  

——摘自黄安年《三十年代大危机和胡佛总统的反危机措施》

材料三 《社会保障法》 (1935年8月)

为使每州能在该州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对孤苦老人提供财政资金,特批准拨予截止1936年6月30日的会计年度4975万美元,并批准拨予此后每一会计年度一笔足以执行本章目的之用款项。

第301节 为资助各州实施失业补助法,特准许拔予截止1936年6月30日的会计年度400万美元,并拔予此后每一会计年度4900万美元……

第401节 为使各州能在其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对贫苦儿童提供财政补助,特批准拔予截止1936年6月30日的会计年度2475万美元,并批准拨予此后每一会计年度一笔足以执行本章目的之用款项。

第501节 为使每州能在该州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农村及正在处于严重经济贫困的地区,扩大和改善妇幼保健设施,特批准从截止于1936年6月30日的会计年度起,拔予此后每一会计年度380万美元。

——黄德禄等选译《世界史资料丛刊:1917年~1939年的美国》

材料四 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部分经济立法

法律名称实施时间内容
《税收征收管理法》1993年1月起施行规定税种、税率、税金的计算和征纳
《反不正当竞争法》1993年9月颁布对经营活动中,经营者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损害或可能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予以制裁。
《劳动法》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对促进就业,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争议,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做出了明确规定。
《价格法》1998年5月1日正式实施规定经营者自由定价的基本原则、价格主管机关的职责、价格的总水平控制等内容
《合同法》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主要规范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变更、转让、终止,违反合同的责任及各类有名合同等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市场经济制度的缺陷。(4分)从经济和政治角度分析其对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4分)材料中“任何类似福利国家的形式都不为人们所容忍”的理论根源是什么?(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胡佛政府的主要反危机措施,(4分)据材料二概括胡佛反危机措施的特点,(4分)材料三的反危机措施与材料二反危机措施相比,有什么明显不同? (4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四的经济立法。(6分)

答案

(1)缺陷:工人阶级和弱势群体生活困苦(没有社会福利机制);缺乏政治诉求的渠道。(4分)

不利影响:经济上贫富差距拉大,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技术革新运动;政治上社会矛盾尖锐、激化,工人运动兴起。(4分)

理论根源: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2分)

(2)胡佛主要反危机措施: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提供贷款,并允许复兴金融公司向各州发放贷款,进行救济;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4分)

特点:坚持推行自愿合作联合政策;反对政府全面干预经济,继续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4分)

不同之处:材料三用立法的形式,确保国家提供资金,对老人、失业者和妇女儿童进行救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4分)

(3)1992年中共“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2分)经济立法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规范市场管理秩序、加强社会保障为主要内容;(2分)经济立法的出台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社会的建立,促进经济的发展。(2分)

题目分析:

(1)“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理被残酷无情地应用于工人阶级,对那些靠占有过日子的人不一定有用”,说明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不公平、不平等,工人阶级生活相对困难;“罢工和集体谈判几乎受到普遍的谴责。工会的数目很少……任何类似福利国家的形式都不为人们所容忍”,说明工人的要求缺乏诉求的途径。不利影响,从两个方面考虑,在经济上贫富差距加大,不利经济健康发展;政治上矛盾激化,工人运动兴起,影响社会稳定。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反对政府干预,认为政府干预影响公平竞争,是材料的理论来源。

(2)此题是受2013年高考全国卷Ⅰ第31题的影响。主要反危机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概要回答即可。回答特点注意与措施相对应,表达上要有所区别,语言再概括、抽象一些,同时与之后的罗斯福新政相比较。“坚持推行自愿合作联合政策”反映的是坚持自由放任,反对全面干预。材料三的不同之处,明显区别是有了法律的保障,突出制度建设。

(3)“评述”类题目,要注意先述后评。先概括材料四的经济立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经济法律体系。其次是评价和认识,可以从“从哪里来”(背景)、“是什么”(内容、特点)、“到哪里去”(影响)三方面来考虑。

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