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26分)消费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消费的内容、方式和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消费社会是指……生产和消费都超出了生存必需和生理需求的范围,消费成为社会生活与生产主导动力和目标的社会发展阶段。……17世纪末至18世纪后叶,英国已经出现了消费社会。

——李新宽《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消费社会的出现》

材料二 罗斯福在要求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时解释说:“如果每个公平竞争的企业雇主同意付给工人高工资实行短工时的话,就不会伤害任何雇主……这比失业和低工资都要强的多,人们有了钱会去消费,去购买更多的产品。”

材料三 苏州的吴余财老人用账本记录了几十年间全家的大部分开销。下面是他家几次中秋节的饮食开销情况:

时 间1958年1968年1978年1988年1998年2008年
消费额(元)2.983.603.0735.22230.90968.95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消费社会出现的原因。(6分)

(2)据材料二,分析罗斯福的这种消费政策对美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4分)

(3)据材料三,概括吴余财老人国庆消费的变化趋势。(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趋势形成的原因。(8分)

(4)综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鼓励消费的认识。(4分)

答案

(1)原因:世界市场(扩大)逐渐形成,英国可以消费世界各地的商品;英国殖民扩张,成为殖民帝国,能掠夺到世界各地的廉价产品;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开展,使物质财富增加,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文主义发展,消费观念的变化,追求享乐等。(6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2)积极作用:利于促使美国经济复苏;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等。(4分)

(3)变化趋势:1978年之前消费变化不大(答基本稳定或略有减少皆可);1978之后消费迅速提高。(4分)

原因:1978年前:计划经济制约了经济发展活力(或生产力水平低);优先发展重工业,限制了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的勤俭节约等。(4分,两点即可)

1978年后: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市场经济体制活跃了经济;消费者观念变化,追求生活质量等。(4分,两点即可)

(4)认识:消费可以有效扩大内需,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同时,就是促进就业,增加国家的财富,并为下岗者带来就业机会等。(4分)

题目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据材料一可知“消费社会”的出现是英国生产力发展及人们思想观念变化的产物,结合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叶英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去分析其原因:世界市场(扩大)逐渐形成,英国可以消费世界各地的商品;英国殖民扩张,成为殖民帝国,能掠夺到世界各地的廉价产品;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开展,使物质财富增加,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文主义发展,消费观念的变化,追求享乐等。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人们有了钱会去消费,去购买更多的产品。”“如果每个公平竞争的企业雇主同意付给工人高工资实行短工时的话,就不会伤害任何雇主”并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罗斯福的这种消费政策对美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表格信息的准确获取能力。从表格中可以看出1958年、1968年、1978年吴余财老人国庆消费变化不大,到了1988年、1998年、2008年吴余财老人国庆消费迅速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吴余财老人国庆消费的变化趋势形成的原因:1978年前:计划经济制约了经济发展活力(或生产力水平低);优先发展重工业,限制了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的勤俭节约等。1978年后: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市场经济体制活跃了经济;消费者观念变化,追求生活质量等。

(4)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从三段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对国家鼓励消费的认识:消费可以有效扩大内需,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同时,就是促进就业,增加国家的财富,并为下岗者带来就业机会等。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