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Don’t mention tha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 or it may ______ the shocking ending.

A.give out

B.give away

C.give up

D.give off

答案

答案:B

题目分析:考察动词短语辨析。A分发,发出,筋疲力尽;B赠送,泄露,出卖;C放弃;D发出(烟,气味等);句意:不要再故事开始的时候提到那一点,否则会泄露令人惊讶的结尾的。根据句意说明短语表示“泄露”,故B正确。

点评:动词短语是高考常考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学习:1.在每个部分找出自己最熟悉或者最理解的短语,并根据该短语助记总体意思;2.熟记动词本身所具有的全部意思;3.重点根据小品词在该项中的总体意思结合动词本身的意思,理解自己最不理解和不熟悉的短语4.脱离汉语,只看英语动词短语,并放到具体句子和场景中认识动词短语5.注意有些短语意义很接近, 这要结合例句和上下文掌握它们的用法。

综合题

材料一 中国掌握了某些基本的生活艺术时,西方仍然对此浑然不知。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打破这种平衡的是大工业的兴起……——H. R.托尼《中国的土地和劳工》

材料二 20世纪初,不少中国人选择前往日本,形成新一轮留学高潮,20世纪前十年留日学生总数达5万人以上。大量日文书籍被译为汉语,下图是1906年出版的儿童读物《蒙养镜》的封面,右上方的字依次为“德国撒瓦士曼氏原著”、“日本大村仁太郎编述”、“清国桐城吴燕来译补”;左下方的字为“家庭教育第一编,亦名教育诡言”。

材料三 美国使馆的商务参赞安诺德先生制成这三张图表……也是给我们做一面镜子用的,叫我们生一点羡慕,起一点惭愧……让我们照见自己的丑态……引起我们一点向上的决心……这种急需的新觉悟就是我们自己要认错。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上不如人,不但机械上不如人,并且政治社会道德都不如人。

——胡适《请大家来照照镜子》

(1)材料一中“经济体制”指什么?“大工业”“打破这种平衡”给中国社会政治带来了哪些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中国对外学习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胡适的观点,并据此谈谈你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看法。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