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今后所有(由国王颁布)的专利授予应由普通法审定。”“专利特权的期限为14年或以下;权利人在该期限内享有这一领域新产品的制造和使用的专有权;专利不得违背法律,也不得有损于国家,不得抬升国内商品的价格,不得扰乱商业贸易……。”(注:1624年以前,专利特权完全掌握在国王手中)

——1624年英国《垄断法案》

材料二  1852年《专利法修正案》正式通过。……它规定成立专利局,把专利的程序和费用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是1624年《垄断法案》所不具备的。根据法案的具体规定,使专利权身上的特权烙印淡化,法权色彩加重,专利制度更加完善,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吴洪玲《英国专利制度的确立》

材料三  1859年,洪仁歼在《资政新篇》中最早将专利思想引入中国。……1978年,中国开始筹建专利制度,198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并曾于1992年、2000年和2008年三次修订专利法。——《中国专利制度的孕育、产生与发展》(《中国发明与专利》2012年第4期)

材料四 如今,发达国家为了持续赚取高额利润,促成了专利高水平保护的国际贸易体制的形成。同时,各发展中国家与占据专利技术优势的发达国家进行着长期的斗争,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进行着不断努力。

——邹琳《英国专利制度发展史研究》

(1)材料一中的《垄断法案》对专利授予做了哪些方面的规定?简析其对当时英国政治、经济的作用。(10分)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专利制度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0分)

(3)结合材料三,指出洪仁玕引入专利思想的目的。1978年以来中国专利制度的发展历程折射出哪些时代潮流?(10分)

(4)19世纪中期以来,围绕专利制度的争论持续不断。综合上述材料,从利弊角度谈谈你对专利制度的看法。(6分)

答案

(1)规定:专利授予权、专利期限、专利 * * 利、专利人义务。(答三点得6分,若答内容酌情给分)作用:限制王权;促进法制建设;(2分,任答一点)保护新技术发展;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保护商业秩序。(2分,任答一点)

(2)趋势:制度化、法制化、民主化、体系化、日益完善。(答两点得4分)

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府的推动;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确立并不断完善;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答三点得6分)

(3)目的: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重振太平天国。(答两点得4分)

潮流:改革开放逐渐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日益完善。(答三点得6分)

(4)专利制度有利有弊。专利制度保护新技术,促进了技术发展和科技创新;有利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符合经济全球化和民主化潮流。同时,专利制度有违贸易自由原则;发达国家占有技术优势,并建立了有利于其赚取高额利润的国际贸易体制,对发展中国家相当不利。发展中国家应坚持技术创新,但同时又要与发达国家进行合理抗争,努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仅表明对专利制度态度的,得1分;能从支持或反对的角度进行阐述,理由充分的,得4分;能辩证分析专利制度的利弊,理由充分的,得5—6分)

题目分析:(1)第一小问规定从材料一中“专利授予应由普通法审定”“专利特权的期限为14年或以下”“权利人在该期限内享有这一领域新产品的制造和使用的专有权;专利不得违背法律,也不得有损于国家”的信息可概括出专利授予权、专利期限、专利 * * 利、专利人义务;第二小问作用可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来分析,政治方面从材料中“1624年以前,专利特权完全掌握在国王手中”的信息可概括出限制王权,经济方面可从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来归纳。

(2)第一小问趋势根据材料二中“它规定成立专利局,把专利的程序和费用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专利制度更加完善,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的信息可归纳出制度化、法制化、体系化、日益完善;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材料中的时间,联系时代背景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来分析。

(3)第一小问目的结合资政新篇的目的可归纳出发展资本主义,重振太平天国;第二小问联系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特征从政治、经济等角度来思考,可归纳出改革开放逐渐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日益完善。

(4)专利制度的积极作用可从保护新技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专利制度的弊端可从违反贸易自由原则、发达国家占优势等角度来归纳,最后可从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措施来总结归纳。

问答题 简答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