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6分)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摆脱不了政治环境的影响。综观国共关系史,随着两党关系的演变, * * 党对蒋介石的评价也有不同。自西安事变以后, * * 党对蒋介石的态度逐渐发生变化,特别是1937年到1945年期间。如:1938年在延安六届六中全会上,毛 * * 就说过“国民党历史上有两个伟大的领袖,第一个是孙中山,第二个是蒋介石”。1945年。 * * 党也公开表示,“承认蒋先生的领导,承认蒋先生在全国的地位。”但是,在1946年到1949年期间, * * 党对蒋介石的态度又发生变化,斥之为“人民公敌”、独夫民贼”。还有大众流传的“蒋该死”、“蒋匪帮”之类,就是那个时期出现的。
问题:
(1)分别结合1937年到1945年以及1946年到1949年的主要史实,简要分析 * * 党对蒋介石评价高低的变化及原因。(4分)
(2)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分)
(1)1937年—1945年期间, * * 党承认蒋介石在全国的领袖地位,对他的评价较高。(1分)原因: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蒋介石和 * * 党合作抗日(或战后国共举行重庆谈判,商讨和平建国)。(1分)
1946年—1949年期间, * * 党称蒋介石为“人民公敌”、“独夫民贼”,对他的评价很低(1分)原因:内战爆发(l分)(说明:内战爆发可替换为解放战争)
(2)基本原则是:全面、客观、实事求是的评价原则。(2分)
题目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的国共关系。 * * 党对蒋介石评价的变化,是建立在国共关系变化的基础上。1937年—1945年是抗日战争时期, * * 党承认蒋介石在全国的领袖地位,对他的评价较高。原因: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蒋介石和 * * 党合作抗日(或战后国共举行重庆谈判,商讨和平建国)。1946年—1949年是解放战争时期, * * 党称蒋介石为“人民公敌”、“独夫民贼”,对他的评价很低。原因:内战爆发。
(2)本题考查的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是全面、客观、实事求是。坚持辩证的观点,应用两点论,做到一分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