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伟大中国梦,势在必行。没有文化的引领,没有梦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其发展也是盲目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4分)
材料一 实现中国梦,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不战而屈人之兵”等精神特质,为中 * * 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文化中国·四海同春”于每年春节期间在全球五大洲华侨华人聚居的国家和地区开展慰侨访演活动,展示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喜爱,以侨为桥,沟通中国与世界。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为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竞争力提出几点合理性建议。(12分)
材料二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艰辛努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撑。但面对未来,中国仍面临诸多挑战:粗放型增长方式造成严重的资源短缺;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国际竞争也加剧……成就“中国梦”,对于承担这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的中 * * 党来说,关键在于全面客观的审视和分析当今世界格局和国内条件的深刻变化,牢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从而将梦想一步步变成现实。
(2)结合材料二,运用联系多样性的知识,谈谈党应如何审时度势带领人民成就“中国梦”。(12分)
(1)(12分)①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指导地位(2分);②依靠先进科技发展文化产业,推进经营性文化产业快速发展(2分);③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创新业务形态,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辐射和影响力(2分);④立足社会实践,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分);⑤坚持文化“走出去”,与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2分);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分)。
(2)(12分)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②成就“中国梦”,既要利用有利条件,又要克服不利条件,牢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③成就“中国梦”,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也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全面客观地审视和分析当今世界格局和国内条件的深刻变化。 ④成就“中国梦”,既要注重客观条件,从中国国情出发,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需要几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每点3分,共12分)
题目分析:(1)提出合理性建议,说明该题需要回答措施,“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竞争力”是措施围绕的主题,该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要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竞争力,需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依靠科技发展文化产业、立足社会实践进行文化创新、在交流中传播、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学生可以从以上角度,结合材料中的做法进行回答。
(2)该题原理固定,范围较窄,属于细小知识点的深度挖掘。联系具有多样性,从原理、方法论和联系材料的思路组织答案。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正确对待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学生可根据材料内容,具体分析材料所体现出来的联系,从多个条件的把握上加以概括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