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探究题

某初中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准备了馒头(碎屑与小块等量)、唾液、清水、碘液、恒温箱等实验设备和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管编号馒头形态加入的物质[温度环境实验现象
1碎屑2毫升唾液和2滴碘液37℃ 10分钟 
2碎屑2毫升清水和2滴碘液37℃ 10分钟 
3小块2毫升唾液和2滴碘液37℃ 10分钟 
4碎屑2滴碘液     0℃ 10分钟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       。预测实验现象,会变蓝的是  号试管。通过该组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2)分析1号~3号试管,能与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的是     号试管。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3)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上述实验方案的基础上,想进一步探究“其它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补加了4号试管,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加入到4号试管的物质还应该有    ,对照实验是

     号试管,4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结论是   

答案

(1)唾液  2 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

(2)  1  变蓝

以“唾液”为变量时,那么一支试管加唾液,一支试管加清水,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一支试管里用馒头碎屑,一支试管里加馒头块,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淀粉被唾液消化的试管中,滴加碘液不会变蓝。

问答题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国家开展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某校学生会开展了相关的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1)请根据下面材料提供的信息,说说“高雅艺术”具备哪些特点,国家采用了哪些方法来保证活动的实效性。

【材料一】艺术的发展应该是金字塔型,最底层最广泛的是通俗艺术,而金字塔尖上的应该是京剧、歌剧、交响乐、芭蕾等高雅艺术。同时,尽管从事高雅艺术的艺术家们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但大都在艺术中表现出爱和美的主题。

【材料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2005年启动,当年资金投入为600万。发展到2008年时,其资金投入已达3200万。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还将继续加大资金投入。

【材料三】为了使学生能够走近高雅艺术,国家每年都组织数百场国家级艺术团、省市级艺术团和高校艺术团的专场演出。此外,还组织艺术教育专家讲学团到各地讲学,内容涉及到音乐、美术、书法、审美等有关领域,受益的学生多达几十万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依据下面材料,概括出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意义。

【材料一】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以来,广大学生通过欣赏名家名作,真正地走近了冼星海、马思聪、施特劳斯、莫扎特等艺术大师,更在对《赵氏孤儿》《杨门女将》《图兰朵》《天鹅湖》《卡门》等国内外经典剧目的欣赏中感受到艺术动人的魅力。

【材料二】参加过“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学生感慨:“高雅艺术让我深刻地感觉到曾经津津乐道的一些偶像剧以及选秀活动是多么庸俗,经典的剧目让我开始去注意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