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他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

A.兴起于重工业

B.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D.电力的广泛使用

答案

答案:C

题目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描述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情景,“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情景,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同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处是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C项符合题意;A、B、D项不合题意;故选C项。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医院决定投资一亿余元,兴建一幢现代化的住院综合楼。其中土建工程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选定施工单位,但招标文件对省内的投标人与省外的投标人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也明确了投标保证金的数额。该院委托某建筑事务所为该项工程编制标底。2000年10月6日招标公告发出后,共有A、B、C、D、E、F等6家省内的建筑单位参加了投标。投标文件规定2000年10月30日为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2000年月11月13日举行开标会。其中,E单位在2000年10月30日提交了投标文件,但2000年11月1日才提交投标保证金。开标会由该省建委主持。结果,其所编制的标底高达6200多万元,与其中的A、B、C、D等4个投标人的投标报价均在5200万元以下,与标底相差1000万余元,引起了投标人的异议。这4家投标单位向该省建委投诉,称某建筑事务所擅自更改招标文件中的有关规定,多计漏算多项材料价格。为此,该院请求省建委对原标底进行复核。2001年1月28日,被指定进行标底复核的省建设工程造价总站(以下简称总站)拿出了复核报告,证明某建筑事务所在编制标底的过程中确实存在这4家投标单位所提出的问题,复核标底额与原标底额相差近1000万元。

由于述问题久拖不决,导致中标书在开标三个月后一直未能发出。为了能早日开工,该院在获得了省建委的同意后,更改了中标金额和工程结算方式,确定某省公司为中标单位。

问题:

(1)上述招标程序中,有哪些不妥之处?请说明理由。

(2)E单位的投标文件应当如何处理?为什么?

(3)对D单位撤回投标文件的要求应当如何处理?为什么?

(4)问题久拖不决后,某医院能否要求重新招标?为什么?

(5)如果重新招标,给投标人造成的损失能否要求该医院赔偿?为什么?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