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 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接触面 | 毛巾 | 棉布 | 木板 |
小车受到的阻力的大小 | 大 | 较大 | 小 |
小车运动的距离S(单位:cm) | 18.30 | 26.83 |

(1)(2分)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图所示,读出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并填在表中相应空格处。
(2)(2分)分析表中内容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___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______。
(3)(2分)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_____ _____运动。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______ _____的原因
⑴ 31.20 (2分)
⑵ 小 远 (每空1分)
⑶ 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状态 (每空2分)
分析:小车运动的距离可根据图例读出;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和文字信息,分析出实验的结论以及推理的结论;在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时,要根据实验现象加上科学的推理,认识到力只是让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而不是使物体运动,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解:(1)根据图中小车在水平面上的初始位置和停下时的位置,可得到小车移动的距离为31.20cm;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影响摩擦力的大小,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就越小;根据数据可看出,当摩擦力减小后,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3)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没有摩擦阻力,小车将保持原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见摩擦阻力使小车由运动变为静止,力的作用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
故答案为:(1)31.20
(2)小、远
(3)匀速直线、运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