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谈生命》
冰心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穿危岩,破险阻,曲折迂回,奔流入海……(有删改)
  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而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岸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呵!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地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阳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枭的怪鸣。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将他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另有一番的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地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之一滴。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第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要经过常变的四时,有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痛苦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世界、国家和个人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更多的了。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yán)石(fù)压(lùn)叶
B、(xiāo)鸟(yìn庇(xīn)
C、云(yì)(qiào)(shēn)吟
D、(mèng)盛(yí)悦(fēi)红
2、对“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第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揭示出生命的真谛——生命的活力只有在奋斗中才能体现。
B即使成了死湖和空壳,也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不必遗憾。
C只有不断流动,生命之水才有活力;只有不断生长,生命之树才能常青。
D生命的意义在于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扰,勇往直前,不断进取。
3、仿照“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用相同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另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这篇散文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融景、情、理于一体,用充满哲理的语言,对生命过程作了形象的描述,抒发了一位世纪老人对生命的独特感悟。
B文章借小树长成大树,最后落叶生根的生长过程,来比喻一个人从童年、青年、中年到老年直至死亡的生命历程。
C文中说“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流露出人生苦短,应珍惜光阴,及时行乐,享受今生的思想。
D本文结构严谨,注意前后照应,如末段中“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就与前文江流入海、叶落归根的叙写相照应。
5、古今中外不乏“谈生命”的名著。请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品名。
(1)通过一个被困荒岛28年的冒险者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万难,最终生还的故事,展示生命的顽强和伟大:《__________》。
(2)通过英雄战士保尔柯察金以钢铁般的意志,挑战生命,献身理想的故事,诠释生命的价值意义:《____________》。
6、作者说:“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杏林子在《生命,生命》一文中写道:“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的活下去。”请结合你的感悟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写一段话,表达对人生的看法。(不超过60字)
  链接材料一:据6月6日《天府早报》报道:5月31日下午,安徽太和县张营小学13岁女学生,因其中一人与他人发生口角,凭“姐们义气”之冲动,竟相约集体投水自杀,导致2人死亡,两朵含苞待放的生命之花就此凋零。
  链接材料二: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今年5月,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应邀赴美巡演,场场爆满,演员们不屈不挠的精神和精妙绝伦的表演,让人感动,令人惊叹,征服了美国观众,谱写了一曲自强不息的生命之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B

3、示例:愿你生命中有丰富的色彩,来描绘一幅壮丽的画卷。愿你生命中有动人的音符,来谱写一曲优美的乐章。愿你生命中有清冽的甘泉,来酿造一杯醉人的香醇。

4、C

5、(1)《鲁滨孙漂流记》;(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6、“略”。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语段,完成9-11题。(10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选自《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

注:①纵步:放开脚步,这里指散步。②死敌:死于敌手。③死法:死于军法。④恁么:如此,这样。⑤熟歇:好好地休息一番。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怀民亦未         (            )   (2)竹柏影也       (               )

(3)余寓居惠州嘉祐寺 (            )   (4)兵阵相接       (               )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如何得到?

小题3:两文都是苏轼被贬期间所作,所记都是一次散步。你能说说作者在两文中透露的心境有什么共同之处吗?(2分)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