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在一定温度下,某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A2(g)+B2(g)=2AB(g);该反应到达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用A2、B2、AB的物质的量浓度表示反应速率的比值为1:1:2

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AB的同时生成nmolB2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答案

A.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都存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A错误;

B.因为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未发生改变,无论是否方法平衡状态,反应的总压强都不变,不能作为判断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故B错误;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AB的同时生成nmolB2,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由于气体的总质量不变,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都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材料题

“面向21世纪”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会议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

材料二 孔子两晋时被奉为“先师”,南北朝时被称为“文圣尼父”。唐玄宗则将其追谥为“文宣王”。宋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材料三 “不知自己的过失是最大的病痛”“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谦谨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亚里士多德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尊崇孔子,并不断抬高孔子地位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亚里士多德的人格品质。他在伦理学方面与孔子有何相似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