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长久使用的热水瓶底部有一层水垢.为了除去热水瓶底部的水垢,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下列研究和实验:

【查阅资料】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Mg(OH)2与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

【实验】取50g水垢的样品(杂质不与盐酸和水反应)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质量分数为10%盐酸,使样品完全反应,并记录反应过程中混合物质量的变化.烧杯及样品和稀盐酸的质量(m)起始时为300g.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反应时间(min)246810121416
m(g)294.5290.0286.0286.0283.0282.4282.4282.4
【分析与研究】

(1)分析表中记录的数据,你认为反应时间为______min时记录的质量数据是错误的.

(2)Mg(OH)2中镁、氧、氢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3)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有CaCl2和MgCl2.9.5g MgCl2含有的氯元素的质量与______g HCl含有的氯元素的质量相当.

(4)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

(1)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从烧杯中逸出,从而造成烧杯及样品和稀盐酸的质量减少,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不产生气体,不会造成烧杯及样品和稀盐酸的质量减少.由表中数据可知:8min时和6min时烧杯及样品和稀盐酸的质量相等,均为286.0g,比10min时的质量283.0g大,说明8~10min时碳酸钙与稀盐酸的反应仍在进行;而8min与6min时烧杯及样品和稀盐酸的质量相等,说明6~8min时碳酸钙与稀盐酸的反应已经完成.这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不可能前边反应完成,后边反应又会进行.只能说明8min时记录的数据是错误的.

(2)氢氧化镁中镁、氧、氢三元素的质量比为24:(16×2):(1×2)=12:16:1

(3)HCl的质量为9.5g×

35.5×2
95
÷
35.5
36.5
=7.3g

(4)设50g水垢中含CaCO3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44

x--------------------17.6g

100
44
=
x
17.6g

x=40g

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40g
50g
×100%=80%

答: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故答案为:(1)8;(2)12:16:1;(3)7.3;(4)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公司中标某工程,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一2013―0201)与建设单位签订总承包施工合同。按公司成本管理规定,首先进行该项目成本预测(其中:人工费287.4万元,材料费504.5万元,机械使用费155.3万元,施工措施费104.2万元,施工管理费46.2万元,税金30.6万元),然后将成本预测结果下达给项目经理部进行具体施工成本管理。总承包施工合同是以工程量清单为基础的固定单价合同,合同约定当A分项工程、B分项工程实际工程量与清单工程量差异幅度在±5%以内的按清单价结算,超出幅度大于5%时按清单价的0.9倍结算,减少幅度大于5%时按清单价的1.1倍结算(具体参数如下表所示)。合同单价与工程量统计表 总承包施工合同中还约定C分项工程为甲方指定专业分包项目,C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由于建设单位原因,导致C分项工程停工7日,专业分包单位就停工造成的损失向总承包单位提出索赔。总承包单位认为由于建设单位原因造成的损失,专业分包单位应直接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

事件二:甲方指定专业分包单位现场管理混乱、安全管理薄弱,建设单位责令总承包单位加强管理并提出整改,总承包单位认为C分项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属专业分包单位责任,非总承包单位责任范围。

事件三:C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并通过验收,专业分包单位向建设单位上报C分项工程施工档案,建设单位通知总承包单位接收。总承包单位认为C分项工程属甲方指定专业分包项目,其工程档案应直接上报建设单位。

指出事件一、二、三中总承包单位说法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或给出正确做法。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