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根据下列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此时图示区域是星期三,则地球上的另一天是星期_________ ;该日,图示区域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_____________ 。

(2)A、B都是 _________气候;该季节C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A、B、C、D四地自然带中属于非地带性分布的有_______ 。

(3)分析E国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4)结合图乙,分析南美洲城市化的特点。

(5)图甲中F所示海域是世界著名的大渔场,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答案

 

(1)四  从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2)热带雨林  炎热干燥   BD

(3)人口分布特点:多集中分布在(国土)东南沿海地区(或巴西高原东南部);

原因: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和,适宜居住;海上航运便利(或地势平坦,水源丰富)

(4)城市人口比重(或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增长率逐渐下降)

(5)秘鲁附近海域受离岸风影响(或受秘鲁上升补偿流的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徐有功传

徐有功,名弘敏,避孝敬皇帝讳,以字行,国子博士文远孙也。举明经,累补蒲州司法参军,袭封东莞县令。为政仁,不忍杖罚,民服其恩,更相约曰:“犯徐参军杖者,必斥之。”迄代不辱一人,累迁司刑丞。时武后僭位,畏唐大臣谋己。于是置总监牧院诸狱,捕将相,俾相钩逮,朝野震恐,莫敢正言,独有功数犯颜争枉直,后厉语折抑,有功争益劳。

韩纪孝者,受徐敬业伪官,前已物故,推事使顾仲琰籍其家,诏已报可。有功追议曰:“律,谋反者斩。身亡即无斩法,无斩法则不得相缘。所缘之人亡,则所因之罪减。”诏从之,皆以更赦免,以此获宥者数十百姓。

道州刺史李仁褒兄弟为人诬构,有功争不能得。秋官侍郎周兴劾之曰:“汉法,附下罔上者斩,面欺者亦斩。在古,析言破律者杀。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后不许,犹坐免官。

起拜左司郎中,转司刑少卿。与皇甫文备同按狱,诬有功纵逆党。久之,文备坐事下狱,有功出之,或曰:“彼尝陷君于死,今生之,何也?”对曰:“尔所言私忿,吾所守者公法,不可以私害公。”

尝谓所亲曰:“大理,人命所系,不可阿旨诡词,以求苟免。”故有功为狱,常持平守正,以执据冤罔,凡三坐大辟,将死,泰然不忧,赦之,亦不喜,后以此重之。

(选自欧阳修《新唐书·徐有功传》)

注:①徐敬业:即李敬业。李勣之孙,光宅元年与唐之奇、杜求仁、骆宾王等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临朝,后为武后所派大将李孝逸击败,被部下杀死。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迄代不辱一人迄:到……(时候)

B.于是置总监牧院诸狱置:设置

C.推事使顾仲琰籍其家籍:查抄

D.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按:按照小题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律,谋反者斩          ②析言破律者杀

③不可以私害公          ④后以此重之

A.两个“律”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

B.两个“律”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

C.两个“律”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

D.两个“律”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徐有功为政仁慈,深得百姓敬服,武则天当政时,株连钩捕,朝廷上下没有人敢主持正义出来说话,只有徐有功多次犯颜力争。

B.韩纪孝在接受徐敬业伪职之前就已经死去,他家还是受到牵连。圣旨已下,徐有功仍进谏,坚持依法办事。有类似情况的“数十百姓”也因他这次说情而得以赦免。

C.徐有功为李仁褒兄弟辩冤不成,反遭周兴弹劾致最终被免官。待重新起用后,又遭同僚皇甫文备诬陷。但在皇甫文备被捕入狱时,徐有功仍依法公正无私救出了他。

D.徐有功断案,总是坚持平等公正的原则,坚持依靠事实凭据来判决冤屈诬枉的案子,不曾以私废公,因而深受武后器重。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