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不另选试剂,仅利用组内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A.FeCl3 NaOH HCl H2SO4

B.HCl KNO3 Na2CO3 Na2SO4

C.AgNO3 HCl NaCl HNO3

D.BaCl2 Na2SO4 Na2CO3 HCl

答案

答案:D

题目分析:A、FeCl3、NaOH、HCl、H2SO4 可根据溶液颜色鉴别出来FeCl3,FeCl3为黄色溶液,其它三者都为无色溶液,之后将FeCl3分别滴加到其他三种溶液中,生成红褐色沉淀的原物质是NaOH,对于HCl和H2SO4无法继续推断,故A错误;

B、HCl、KNO3、Na2CO3、Na2SO4 用两两混合法也只能找到HCl和Na2CO3,但是还无法鉴别哪一份是HCl哪一份是Na2CO3,故B错误;

C、AgNO3、HCl、NaCl、HNO3 通过两两混合,能够与另外两种溶液产生沉淀的是AgNO3,与之无现象的为HNO3,但是另外相应的两份溶液是无法区别的(HCl   NaCl),故C错误;

D、BaCl2、Na2SO4、Na2CO3、HCl 两两混合后,与另外两种溶液产生沉淀的是BaCl2;;而与BaCl2无明显现象的是HCl;然后将HCl滴加到能够和BaCl2产生沉淀的溶液中,生成气体的是Na2CO3,无现象的为Na2SO4,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对于不加其他试剂的鉴别题,要从溶液颜色特征、两溶液混合时实验现象的不同入手。

材料题

人类历史的发展经历了由专制走向民主、法制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州选举人应具有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所需之资格……众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材料三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设计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材料一、材料二两个文件的名称分别是什么?都体现了启蒙思想的什么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有何局限?19世纪60年代是如何弥补这一局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是什么?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近现代法治道路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