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统计违法行为的特征是()。

A.主体是统计调查对象

B.其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C.行为人在主观上有过错

D.其行为违反统计法律规范

E.其结果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造成

答案

参考答案:B, C, D

解析:

统计违法行为的特征:1.统计违法行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是包括统计违法在内的一切违法的最本质的、有决定意义的特征。没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不能被认为是违法行为。在统计工作中,统计违法行为虽然不能直接导致损害人身关系、财产关系等危害后果,但这并不意味着统计违法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实际上,统计违法行为不仅会危及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破坏正常的统计工作的管理秩序,损害国家利益和统计调查对象的合法权益,影响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还可能导致决策失误、政策和措施失效,危及国家的宏观管理和决策,危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2.统计违法行为是行为人有过错的行为。仅有客观上的危害后果,而没有主观上的过错,不能认为是违法行为。只有行为人在主观上有过错,并且因为这种过错给正常的统计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其行为才能成为统计违法行为。过错,是指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行为所持的心理态度,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产生危害社会的后果,仍旧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会产生危害社会的后果,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一种心理状态。

3.统计违法行为是违反统计法律规范的行为。这是统计违法行为的法律特征。需要指出,与统计有关的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很多,但这些行为并不都属于统计违法行为,只有当其违反统计法律规范时,才构成统计违法行为。比如利用统计数据进行乱评比、乱排序的行为,虽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因为目前的统计法律、法规尚未对此作出相关规定,所以不属于统计违法行为。

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