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读某河流域图,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G河流域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全部位于东半球

②全部位于西半球

③地跨东西半球

④地跨南北半球

A.①④

B.②④

C.③

D.③④小题2:G河流域内人口稀少,其原因是                                   。该流域农业生产特点是                                                            

小题3:G河河口附近的洋流流向大致为               ,该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小题4:判断G河自图中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小题5:G河径流量丰富,其成因是                                                 

                                                                        

小题6:分析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                                                                         

                                                                        

答案

小题1:A

小题2:气候过于湿热,丛林密布,不利于人类生存  专业生产几种热带作物,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很高

小题3:自南向北(东南向西北)  降温减湿

小题4:盆地   500米等高线环绕该地形区,并且从(向心状)水系状况判断,该地形区四周高、中间低

小题5:流域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G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沛;流域大部分为盆地且面积广大,支流多,集水区面积广

小题6:入海口附近地势落差较大,河流流速快,泥沙不易沉积;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少,河流含沙量小,不易形成三角洲(因为G河在M点以上基本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到河口处泥沙量很少)

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3日晚8时,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举行,成都支教老师胡忠、谢晓君夫妇当选“感动中国人物”。 2000年,胡忠辞去成都石室联中教职,告别妻子和年幼的女儿,来到海拔3800多米的甘孜州西康福利学校,当了一名志愿者老师。此后的12年,他拿着每月约300元的收入,以老师和父亲的双重身份照顾着这里的143个孤儿。在他来到这里的3年后,妻子谢晓君带着女儿,追随丈夫的脚步来到甘孜,现在她是当地牧区一所九年寄宿制学校的一名老师。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杜玉波这样评价胡忠、谢晓君:他们的高原红,是阳光的沉淀,也是心中澎湃的热血在脸上的体现,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新鲜最健康的红润。这一票我要表达向他们的敬意和赞美。推选委员于丹说:这两位老师让我们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

颁奖词: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要求: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出发,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字数不少于800字。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