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乡村英文

——乡村纪事之一

韩少功

玉梅是一个热心女人,与左邻右舍处得很热闹的。

她家门前有一水泥坪,遇到邻家的金花来借坪晒谷,她二话没说,满口答应,当下把自家柴垛移开,把落叶和鸡粪扫净,让出一片明净的场地。她还兴冲冲地忙前忙后,将自家的大堂屋腾空,以便傍晚时就近收谷入门,避开露水和雾气,好第二天再晒。

不料,她不知因何事上火,第二天一大早就立在坪前高声叫骂。先是骂鸡:养不亲的货呵!吃了老娘的谷,还要上灶拉屎怎么的?就不怕老娘扭断你颈根拔你的毛?接着骂狗:你贱不贱?老娘请你来了吗?老娘下了红帖,还是发了轿子?这不是你的地方,你三尺厚的脸皮赖在这里,有本事就死回去发你的瘟呵!阴计烂肚的,算哪门本事?……

她骂得鸡飞狗跳日月无光。远处的金花听得心疑,脸渐渐拉长了,上前来问:“玉梅姐,你骂谁呢?”

玉梅没好气地说:“谁心中有鬼,就是骂谁!”“没……没什么人得罪你吧?”“谁得罪了,谁知道!”这就等于把话挑明了,把脸撕破了。

金花扭歪了一张脸,咚咚咚大步离去,叫来两三个帮手,一担担地把稻谷搬走。她的尖声也在篱笆那边隐隐传来:“……以为没有她一块坪,我就只能糠拌饭么?神经病,脑膜炎,一大早踩了猪粪吧?”

帮手中的一位,后来私下问玉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玉梅开始不说,实在气不过,才道出心中悲愤。原来她早上见天气不错,打算帮那妖婆子搬谷入坪摊晒,一心做点好事呵,却发现谷堆上画有暗号,是一些弯弯曲曲的沟痕,顿时就气炸了肺:呸,什么意思呵?留暗号不就是防贼么?留在她家屋里不就是防她么?怕她认出来,居然不写汉字,还写成了英文,就是电视上那种洋字码……也太小看人了!我玉梅别说有吃有穿,就算穷,就算贱,就算讨饭,也不会稀罕你几粒谷吧?

冤仇就这样结下了。金花事后不承认什么暗号,声称对方血口喷人,居然诬她写洋字码,为何不说她写了蝌蚪文呢?天地良心,她要是写得了洋文,还会嫁进这个倒霉的八溪峒?还会嫁给一个烂瓦匠?还会黑汗横流地晒谷?……

两家断了往来,连鸡鸭也不再互访。一旦它们悄悄越界,必有来自敌方的石块,砸得越界者惊逃四散。一些妇人曾经想从中调解,但怎么也说不通,只能摇头叹气。

玉梅还说,那贼婆子曾经约她进城去看戏,抢先掏钱给她买了车票和戏票。她以前一直心怀感激,现在也算是想明白了:那哪是什么看戏?不就是要显摆自己有钱,显摆娘家有人发了财并且让她沾光,要当众戳她的痛处吗?……往事历历在目,件件滴血,桩桩迸泪,眼下都恍然大悟,反正什么事都往心里堵。

数日以后,住在山坳里的公公找来了,什么话也不说,要玉梅跟着走一趟。她来到了公公家的谷仓,顺着老人的手看去,发现那里的谷堆表面也有一些弯弯曲曲的沟痕,与她不久前见到的完全一样。谷仓前有两三只地鳖虫,大概是爬过谷堆、留下沟痕的,已被踩死,散发出一种刺鼻的酸腥味。

公公嘟哝了一句,听不太清楚。但媳妇捂住嘴,愣住了,冒出一张大红脸。她低着头回了家。去菜园里锄草,顺手把金花家的两块地也锄了。去扎稻草人赶鸟,也顺手在金花家的田边戳了一个。去撒谷喂鸡,见邻家的鸡过来了,也不会再次厉声驱赶,让两窝鸡快快活活地啄在一起。

但金花没见到这一切,而且她那张门一直紧闭,悄无声息。玉梅事后才得知,收完稻谷后,金花就外出打工了,去了很远的北方。

第二年,金花没有回来。

第三年,金花还是没有回来。

第四年的一天,人们悄悄传说,可怜的金花回不来了,不久前在一次工厂的火灾中已不幸遇难。丈夫怕她婆婆和女儿伤心,迟迟没有说破。不过,她女儿后来上学时骑的那辆红色自行车,玉梅知道,大家也知道——是用一个女人的赔命钱买的。女儿不知道这个来由,骑车飞驰时经常放声大笑。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写玉梅骂鸡骂狗的一段话,言语犀利、流畅,表现出她的能说会道,显示出她的泼辣性格,为其后她与金花争吵并获胜作了铺垫。

B.本文刻画玉梅的形象,是通过她的行为渐次向读者展示:先是言语辱骂,再到驱赶对方的鸡鸭,进而写她对过去的交往事件产生谬想。

C.从玉梅“捂住嘴”这一细节可以看出她的醒悟和吃惊,而“冒出一张大红脸”则表现出她为自己误解金花并做出错事而惭愧、内疚的感情。

D.本文多处使用伏笔的手法,金花在玉梅骂后的回应、事后不承认暗号、曾给玉梅买车票和戏票等情节都巧妙预示了金花的悲剧结局。E.本文语言朴实无华,情节跌宕起伏,刻画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因沟通不畅而产生误解、矛盾这一社会现象。

答案

小题1:CB

小题2:①热心助人。给金花借坪晒谷、移柴垛、腾空大堂屋等。②疑心过重。看到地鳖虫爬过的沟痕,瞎猜是金花做的记号,猜疑金花送车票、戏票的动机。③冲动莽撞。在看到“乡村英文”后不加调查,开口便骂,不考虑后果。④知错就改。知道自己错了后帮金花锄地、扎草人等。

小题3:①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②推动情节发展。“乡村英文”是小说矛盾的触发点,情节冲突也就此展开。③暗示主题,具有象征意义。乡村没有“乡村英文”,有的是交流中的误解和困境。

小题4:示例:1.同意“画龙点睛”说。理由:①内容方面:以女儿不知原因而骑车大笑,反衬金花之死的悲哀。②情节方面:以此显示玉梅因感到歉疚而关注金花的女儿,侧面反映了玉梅的歉疚。③主题方面:以看似快乐的结尾烘托出金花之死的悲凉,引人深入思考。(言之成理即可)

2.同意“画蛇添足”说。理由:①形象方面:上文的叙事已经完成了形象塑造,不必再“深化”。②情节方面:到“迟迟没有说破”,情节已经完整,没有必要再生枝节写其女儿。③主题方面:人与人沟通不畅的主题已经完整表现,再加情节反而分散了主题。(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题目分析:

小题1:答C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A、D不给分。A.“与金花争吵并获胜”不正确,她们并没有吵,只是互相暗骂,玉梅也无所谓获胜。D.“给玉梅买车票和戏票”这个情节不是伏笔,这几个情节也不能预示金花的悲剧结局。E.“语言朴实无华”不准确。

小题2:应分析相关情节,按情节发展的顺序,从不同角度作简要概括;应分点作答,每点可先概括,后分析。

小题3:小说的标题往往有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作用,有的兼具小说线索的作用。这篇小说的标题,还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类似的如鲁迅的《药》,其标题也有类似的作用,故本题可据此类作品做相应的类推。

小题4:此题为探究题,根据题意,应首先明确表达观点,然后从设置情节、塑造人物、表达主题等不同角度分点阐释理由。

问答题
填空题

在1×105Pa和298K时,将拆开1mol共价键所需要的能量称为键能(kJ·mol-1)。下面是一些共价键的键能:

共价键H-HN≡NN-H
键能(kJ·mol-1436945391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工业合成氨的反应:N2+3H22NH3是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在298K时,取1mol氮气和3mol氢气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若氮气和氢气完全反应,理论上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1,则Q1为__________;

(3)实际生产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2,Q1与Q2比较,正确的是  (   )

A. Q1>Q2         B. Q1<Q2         C. Q1=Q2

如此选择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哈伯因发明了由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的方法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人1mol N2和3mol H2,在一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N2+3H22NH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零。

B.当符合:3u(N2)=u(H2)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单位时间消耗amolN2,同时生成3amolH2

D. k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最多可生成氨2 mol。

E. 工业合成氨,我们希望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并加快反应速率。

F.氨分子内形成氢键,使氨的沸点升高.

G.氮分子的分子间作用力大,使氮分子化学性质很稳定.

H.氢能源属于化石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