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①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②仰观宇宙之大,                    。(王羲之《兰亭集序》)

                    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

                    ,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⑤人生得意须尽欢,                    。(李白《将进酒》)

(2)①花卉,是古诗词营造意境常选的意象之一。四时之花不同,各有其妙。如屈原在《离骚》中就以兰草来自况:“扈江离与辟芷兮,                    ”陶渊明在《饮酒》中借诗句“                    ,悠然见南山”中的菊花来表现自己的悠闲自得;同样是写菊花,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的词句却表达出词人截然不同的情感。姜夔在《扬州慢》中更是借“                 ,年年知为谁生?”来表达一种历尽丧乱、物是人非的感伤。

②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主要作品有《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等,其中选入中学课本的《   》是他最著名的一部爱情悲剧。

答案

(1)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②俯察品类之盛③长安回望绣成堆④纵一苇之所如 ⑤莫使金樽空对月 

(2)纫秋兰以为佩采菊东篱下 满地黄花堆积 念桥边红药②《罗密欧与朱丽叶》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关于“香港”这一地名的由来,历史上有过多种记载和传闻,举其要者,约略有三种。

香江说。据史传,早年香港岛东南部有条溪涧流注入海,因水质甘香清甜而享有“香江”美誉。据此,香江人海的港口也就称为香港。

香姑说。据民间传闻,古时曾有位名叫香姑的女海盗,占据海岛为王,该岛便名为香姑岛,简称香岛,香港一名即由此演变而来。史学界有学者认为“香姑说”不足信。据考证,早在香姑之前,今属香港地区的大屿山一带便有盐民“人海起事”。此后更是海盗活动不绝,其中影响较大者就有明代的刘香。也有人认为“香姑说”并非全属无稽之谈,疑是由明代刘香的传闻演变而来。刘香曾威震广东沿海一带,历经数年围剿才被平息。但是,经香港大学学者论证,刘香之前,香港一名已经见诸史籍。

莞香说。史学界的大多数学者均倾向此说。莞香是一种优质香料,出产于广东东莞县,自唐代至明神宗万历元年,香港地区隶属东莞县管辖。尽管史界对香港地区种香制香业的起始年代尚无定论,但香港因莞香的种植和加工而得名一说,已为世人公认。

沿循莞香业的发展来重新认识香港,可为研究香港得名溯源这一历史问题提供重要的依据。莞香的种植和加工促进了莞香贸易的形成,最初的莞香贸易多是先将产品运至九龙尖沙嘴,然后运往广州,再远销海内外。古时尖沙嘴也称香埠头,转运香料的港口也就是称为香港。以后则以“香港”来泛称港岛、九龙和新界在内的整个香港地区了。

对下列两句话中加点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并非全属无稽之谈 ②已经见诸史籍

A.①查考 ②各种

B.①查考 ②之于

C.①计较 ②之于

D.①计较 ②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