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6年12月12日,在一社会团体举行的纪念西安事变70周年座谈会上,在如何评价张 * * 的问题上,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严重对立的观点,要点如下:
甲:张 * * 、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张 * * 、杨虎城两位 * * ……,称得上是“有大功于抗战事业”的中 * * 的“千古功臣”。
乙:九一八事变后,张 * * 执行“不抵抗政策”,率领几十万东北军撤入关内,使东北大好河山沦入日寇铁蹄之下,让东北的父老乡亲做了十四年的亡国奴。张 * * 是中 * * 的“千古罪人。”
请回答:
(1)你如何评价这两种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一下张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要注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甲的观点对,乙的观点有些片面。说明:可能会出现四种观点:支持甲;支持乙;都不支持;同意甲反对乙。只要回答的有根有据,合情合理,几种答案都可。
(2)发动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结束了十年内战,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执行“不抵抗政策”丢了东北,是有过错,但主要责任在南京政府、蒋介石。
张 * * 是“有大功于抗战事业”的中 * * 的“千古功臣”。
(3)全面(综合一生的所做所为,看其大处和主流;)客观公正(以事实为依据,而不是以自己的好恶;)历史(看他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