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浓硫酸中

B.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放在表面皿上的pH试纸上

C.配制5%食盐溶液时,将称量的食盐放入烧杯中加计量的水搅拌溶解

D.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将一定量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适量铁粉和用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答案

答案:A

本题考查中学实验的操作过程。A项,浓硫酸密度大于一般液体,混合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倒入其它溶液中,否则会造成液滴飞溅,错误;配制氯化亚铁溶液,要防止水解和被氧化;测定溶液pH时,不能先润湿pH试纸。

填空题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    中用“√”表示正确,用“×”表示错误.

(1)人是由物质构成的,而空气、火、声音不是物质. ______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生成新物质. ______

(3)用蜡烛加热白糖时,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 ______

(4)物质的物理变化不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 ______

(5)自然界中的物质都在变化着,它们的变化速度基本一样. ______

(6)物质的形状、状态、体积和位置的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 ______

(7)二氧化碳气体能帮助蜡烛燃烧,使蜡烛的火焰越烧越旺. ______

(8)化学变化不一定有气体产生,也不一定发光发热,但一定有新的物质生成. ______

(9)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后,溶液的颜色会变浅,会产生沉淀物,铁钉会变成红色. ______

(10)米饭、玉米遇到碘酒会变成蓝紫色,因为它们都含有淀粉. ______

(11)生产水泥的过程,包含了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______

(12)米饭的味道是甜的. ______

(13)有些物质会发生变化,有些物质永远不会变化. ______

(14)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______

(15)只要物质发生颜色变化,就发生了化学变化. ______

(16)只要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就一定会发生颜色变化. ______

(17)往猪肉上滴碘酒,猪肉会变成蓝紫色. ______

(18)往猪肉上盖上印,猪肉变蓝色是化学变化. ______

(19)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生成了新物质. ______

(20)火药是我国的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古代炼丹道士发明的. ______

(21)物质变化无处不在,跟我们生活密切相关. ______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