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四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

(一)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二)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三)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四)

“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彊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史记•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小题1:以上材料中所强调的儒家重要思想是:              。(1分)

小题2:请简述孔子和李斯的观点的区别。(4分)

答案

小题1:安贫乐道

小题2:孔子追求仁道,不以吃穿不好为耻辱,以精神的快乐填充物质的匮乏。李斯认为卑贱是人生最大的耻辱,贫穷是人生最大的悲哀,所以极力追求利禄,持有功利主义的人生观。

题目分析:这是一道名著阅读的题目,浙江的考卷明确了对《论语》的考核,并且指定了篇目,记住指定篇目的内容、思想即可,关于探究的题目,有自己的观点,能够自圆其说即可。

【参考译文】

人处卑贱之位,而不想着去求取功名富贵,就如同禽兽一般,只等看到现成的肉才想去吃,白白长了一副人的面孔勉强直立行走。所以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卑贱,最大悲哀莫过于贫穷。长期处于卑贱的地位和贫困的环境之中,(却还要)非难社会、厌恶功名利禄,标谤自己与世无争,这不是士子的本愿。

解答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