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乌兰巴统大草原上的九匹马

阮殿文

  已经二十年没有这么近距离地靠近一群马了。    

  这天午后,乌兰巴统大草原上空的太阳突然隐入低低的云层,我一个人从一座杂草丰茂的丘陵上跑下来,见同伴们都到别处玩去了,就独自在草原上游荡。就在这个时刻,我看到了被圈在围栏里的九匹马。九匹马颜色各异,站立姿态也各不相同,尤其是脸上,各有各的神情和幽思。它们被九根缰绳拴在栏杆上,短短的缰绳与周围辽阔的草原一点也不相称。

  其中有一匹马给我印象最深。这是一匹烈性马,它在围栏里踢蹬来踢蹬去制造出的杂乱声,打破了围栏里的沉寂。我走近它后,它似乎收敛了一些,稍稍安静了下来,只是不停地打着响鼻,似乎想要对我表白或是吐露什么。其实,不用它说,我也知道它想表达什么。面对眼前这片面积如此辽阔、花草如此丰茂的草原,谁也不忍心让它成为荒无人烟、无生命在上面奔跑的死寂疆域。    

  我几次想伸出手去摸摸这匹融性马的头。我发现,它和我一直在心里仰视的那个自己是如此的相像,在被一根缰绳拴着,而面前又是广阔的疆野时,总是不愿放弃一丝一毫的抗争,即便被捆缚住了,也要发出声声嘶鸣,既喊出了愤怒,又唱出了抗争者的欢乐。   

  忘了告诉大家,这是围栏里唯一的一匹白色大马,个头比另外八匹马都要高,加之八匹马此刻都或耷拉或低垂着头,个个露出一副随遇而安的沮丧样,这匹白色大马的神采和英姿便更显昂然。    

  这时,一个中年人突然出现在我身后,问我干什么。我说我在看马。他问我,要骑吗?我问他骑一次要多少钱,他说骑一个小时五十元。我说我不骑。出于好奇,我问他这九匹马平均下来一个月能为他挣多少钱,他说除去场租费和饲料费等开支,一个月下来能挣三四千元。我细算了一下,就算是四千元,一匹马一个月下来才为他挣四百多一点。

  我一下子说不出话来。为四百元钱,这些本属于辽阔草原的马,就这样被短短的缰绳长年累月地拴在一个狭窄的围栏里。

  我都不好意思称呼它们骏马了,这个“骏”字已经远远地脱离了它们。这时有人喊我的名字。我们要去另一个地方了。我又看了白马一眼,有点不舍地转身向同伴走去。

  在我转身走出二十米后,我突然感觉到脊背凉丝丝的,马上意识到会有什么东西从后面袭来。果然,就在这股凉意正往我的身上四处传送之际,我听到一声响亮的嘶鸣。这声嘶鸣,在此刻死寂的草原上,显得十分刺耳。

  不用猜我就知道,这是那匹白马的嘶鸣。其实,在离开它之前,我就有种预感,这匹白马不会就这样与我默默告别,它一定会采取一个什么方式,至少也要打个响鼻。

  我心里突然出现一阵剧烈震动,紧跟着眼里热热的,并有大哭一场的强烈欲望。

  我提醒自己不要回头看,以免增添我心里的堵。但是,往前走出一段后,觉得这样做会让它一直等着,甚至会让它对我这个不是来自草原的人更加失望,于是,还是以回头的方式向它表示了回敬。谁曾想,才见我回过头,它又仰起头发出了一声嘶鸣,而且是一次长鸣,像是在告诉我刚才那一声嘶鸣是它发出的,又像是再一次和我作别。

  这时候,我突然渴望手上有一把利刃,可以割断那根短短的缰绳的利刃……

1.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请根据提示完成内容概括。  

 首先写:初见九匹马的印象;接着写:________________;然后写:与中年人的对话;最后写:________________。

2.从全文看,大白马哪些方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提到围栏“狭窄”、草原“死寂”,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和中年人交谈后,“我”为什么“一下子说不出话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把本文的结尾改换成下面一句话,好不好?为什么?     

这时候,我突然渴望手上有一把可以割断那根短短的缰绳的利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接着写:大白马给“我”的印象  最后写:大白马与“我”作别  (意思对即可)

2.(1)它个头高,与另外八匹马相比,神采和英姿更显昂然。(2)它性子烈,不愿放弃抗争,渴望奔驰。(3)它想向“我”表白或吐露什么,并以两次嘶鸣和“我”作别。(4)它具有不愿放弃抗争的精神,和“我”心里仰视的那个自己非常相像。

3.为了表现这些马失去自由,境遇可悲。“狭窄”突出九匹马生活空间小、所受束缚大;“死寂”强调草原因缺少马的奔腾而毫无生气。

4.因为本应在辽阔草原上驰骋的骏马,现在却作为廉价的营利工具而被禁锢,这使“我”感到震惊。(意思对即可)

5.不好。原文结尾将“可以割断那根短短的缰绳的利刃”单独成句,对渴望得到利刃的目的作了强调;两次出现“利刃”,抒情意味较浓。而改换后的句子没有这些表达效果。

(意思对即可)

单项选择题

在中国,“月光族”正逐渐增多。“光”在汉语中有“没有”的意思,“月光”是“月月花光”的意思,“月光族”就是指那些把当月工资花得一分不剩的年轻消费群体。他们大都没有计划,不懂得或者干脆不打算留一点儿积蓄。刚领到工资的一段时间内,他们花钱毫无节制,大手大脚,结果常常是还没到下次发薪,就已经两手空空,生活拮据,甚至不得不靠向别人借钱过日子。
小李就是一个典型的“月光族”。他大学毕业以后顺利找到了工作,报酬虽然不太高,但也还算不错。因为还没有结婚,所以他一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吃饭不用交钱。除了偶尔往家里买点儿菜什么的,他挣的钱基本上都是自己花。他几乎每个月工资都不剩,还时不时地向父母和朋友借钱。转眼他已经27岁,该考虑婚姻大事了,这才忽然意识到自己工作了几年,却没有一点儿积蓄。他说现在攒钱买房、结婚,压力很大,活得很累。
和小李相比,小张的工资可高多了。而且小张家庭条件不错,又是独生子,不但不给父母钱,还经常向父母要零花钱。但他也和小李一样,月月工资月月光。他生活追求舒适享受。自己贷款买了房,上下班开着私家车,穿衣打扮讲究品位,三天两头出入高档餐厅。他几乎每到发薪前的几个日子都要到处借钱,勉强撑到领工资。大家都劝他花钱要节制。虽然他自己也觉得这种时常硬起头皮向别人借钱的生活需要改变,但花钱如流水已经成了习惯,很难改掉。现在他最怕向别人借钱,因为别人对他借钱很有意见。

根据本文,“月光族”的特点之一是:

A.花钱没有计划

B.已经参加工作

C.每月工资都花光

D.没有一点儿积蓄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