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1—2题
小题1:图中四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
A.①南美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亚洲
B.①非洲、②南美洲、⑧大洋洲、④欧洲
C.①南美洲、②大洋洲、⑧亚洲、④欧洲
D.①非洲、②大洋洲、③北美洲、④亚洲小题2:图中四地所在国家所濒临的海洋排序正确的是
A.①大西洋②印度洋 ③泰国湾④地中海
B.①印度洋 ②太平洋 ③北冰洋④波罗的海
C.①印度洋 ②太平洋 ③地中海④北冰洋
D.①大西洋 ②太平洋 ③阿拉伯海 ④波罗的海
小题1:C
小题2:D
读下图,回答1—2题
小题1:图中四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
A.①南美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亚洲
B.①非洲、②南美洲、⑧大洋洲、④欧洲
C.①南美洲、②大洋洲、⑧亚洲、④欧洲
D.①非洲、②大洋洲、③北美洲、④亚洲小题2:图中四地所在国家所濒临的海洋排序正确的是
A.①大西洋②印度洋 ③泰国湾④地中海
B.①印度洋 ②太平洋 ③北冰洋④波罗的海
C.①印度洋 ②太平洋 ③地中海④北冰洋
D.①大西洋 ②太平洋 ③阿拉伯海 ④波罗的海
小题1:C
小题2:D
氢氧化钠俗名苛性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研究从其结构、制备方法、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等角度进行,请根据要求回答相应问题。
Ⅰ.结构:
NaOH含有钠元素,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三周期的 (填“开头”、“中间”或“结尾”)。
NaOH属于碱,碱在溶液中都可以电离出相同的离子,该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Ⅱ.制备:
实验室用纯碱制备烧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Ⅲ.性质及变化:
(1)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 ,因此它与生石灰一起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2)如右图所示,NaOH溶液可与稀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
该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为了说明该反应确实能够发生,下列哪种物质肯定无法帮助你达到目的 。
a.镁条 b.酚酞 c.CuSO4 d.Ba(NO3)2
Ⅳ.保存:
张老师整理药品时,意外发现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的NaOH固体,他让同学们对这瓶NaOH固体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I:没有变质
猜想Ⅱ:部分变质为Na2CO3,依据是 (用方程式表示);猜想Ⅲ:全部变质
【实验设计、现象和推断】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后,至全部溶解 | 无色溶液 |
②向试管的溶液中滴加适量物质X的溶液 | 现象A |
③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 现象B |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X溶液是 ,说明猜想 可排除。
(2)若X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变红色,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说明猜想Ⅱ成立。
(3)若X是CaCl2溶液,则猜想Ⅱ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
(4)定量研究:根据上述实验,可通过测定 ,
再通过计算得到氢氧化钠的变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