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九一八”事变后,张 * * 说:“我爱中国,我更爱东北,因为我的祖宗庐墓均在东北,如由余手失去东北,余心永远不安。但余实在不愿以他人的生命财产,作余个人的牺牲,且不愿以多年相随、屡共患难的部属的生命,博余一人民族英雄的头衔。”

材料二:1933年张 * * 对人说:“只要有人能把日本帝国主义打出去,不论他是哪一个阶层的人,我都愿意把我自己所有的力量给他,并且我愿意无条件的听命于他。”

材料三:1934年1月,张 * * 说:“青年人‘何以无出路,还不是由于你的国家太弱了吗?’整个国家的苦闷与无出路,是高于你个人问题的几千万倍……只有解决国家问题,才有个人的出路。”

请回答:

(1)材料二和材料三都反映了张 * * 同一种思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反映了张 * * 对东北问题的什么态度?有人分析他这种思想存在的原因是:受蒋介石影响、对日军存有恐惧心理和保存东北军实力,你认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你发现张 * * 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张 * * 关于青年人的出路与国家前途的关系的意见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爱国主义思想。

(2)将东北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原因: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影响;保存东北军的实力;对日本帝国主义存有恐惧等。

(3)由不抵抗到坚决抗日。

(4)启发: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我们始终应该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言之有理即可)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