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自然灾害与防治读某次森林火灾边界线变化监测图。完成(1)~(3)题。

森林火灾是当今世界发生面广、对森林资源危害极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影响森林火灾的气象因素有:①湿度:当空气中相对湿度低时,可燃物失水多,火灾易发生和蔓延。②温度:气温升高使可燃物温度升高,火灾容易发生。③风:风不但能降低林中的空气湿度,而且能加快火灾的蔓延。风对火灾蔓延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大风会造成“飞火”,将燃烧物带到火场外部,产生新的火源,迅速扩大林火面积。

(1)甲、乙、丙、丁四地最有可能因“飞火”而产生新火源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我国西北林区的防火紧要期是(单选)                         (  )。

A.1月~3月               B.4月~6月  C.7月~9月      D.10月~12月

(3)我国东北林区的防火紧要期分别是4~5月和10月,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自然原因。

答案

(1)D

(2)C

(3)东北地区4~5月气温回升快,气温高,降水少;10月份秋高气爽,多晴朗天气(降水少),空气干燥;两个时段东北地区的大风日数多。

(1)根据森林火灾边界线变化界线可知,火灾发生时,风向由甲吹向丁,所以丁处最有可能因“飞火”而产生新火源。 (2)我国西北地区夏季气温高,降水少,林区的防火紧要期为夏季。

(3)结合材料,围绕湿度、温度和风,分析东北地区春季和秋季易产生森林火灾的原因。

填空题

(15分)有关元素A.B.C.D的信息如下:

元素有关信息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甲)能与其气态氢化物(乙)反应生成盐
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A与B可形成一种质量比为 7︰12的化合物(丙)
C单质曾用于焊接钢轨
D单质是生活中常见金属,其制品在自然环境中被腐蚀呈现红棕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分子的空间构型_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乙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关C与D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 C或D的高价盐均可用做净水剂

②用C或D单质做成的槽车,都可用来运输甲的稀溶液

③ C、D的单质与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C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④ C的合金可用来做车船材料和门窗等

(3)B的一种氢化物在碱性溶液中可与丙反应,生成物中A元素只显其最高价态,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取1 mol/L 100 mL的C的氯化物溶液,向其中加入1 mol/L氢氧化钠溶液产生了3.9 g的沉淀,则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mL。

(5)已知:2AB2(g) A2B4(g);△H<0。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将一定量AB2和A2B4的混合气体通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 a、b、c、d四个点中,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点。

② 25 min时,增加了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mol。

③ a、b、c、d四个点所表示的反应体系中,气体颜色由深到浅的顺序是_______(填字母)。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