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Nobody》已是浮云,《PokerFace》也过时了。如今神曲界的当红炸子鸡,是一首叫做《江南Style》的韩国舞曲。

这首歌的MV于2012年7月中旬在互联网上发布,截止到9月26日,点击数已达3.25亿次,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而在2011年,还没有任何一个视频的点击数超过一亿次。在英国,它成为当月第一周UK单曲专辑排行榜冠军。在美国,它位居2012年10月4日第41期公告牌榜单的第二名,“小甜甜”布兰妮和罗宾·威廉姆斯也加入了模仿大军,影星汤姆·克鲁斯为它卖力吆喝。在我国,它也成为从明星到草根竞相模仿的对象。不仅如此,这首歌还在全球引发了一股改编狂潮,出现了“奥巴马竞选Style”“美国海军Style”“周星驰Style”“客家话Style”等多个版本。

如今,和所有横空出世的神曲一样,关于《江南Style》,有一半人的问题是“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而另一半人则在问:“这首歌为什么一夜爆红?”

歌曲描述了一个生活在江南地区(韩国首尔的汉江以南地区)的有钱人向性感的姑娘发出邀约的情景;整首歌的MV大部分都在该地区取景——游艇、沙滩、桑拿房、旅游巴士等。身兼词、曲和演唱的“鸟叔”(原名朴载相)自我剖析说:“我不帅,不高,也没有肌肉。我的成功在于灵魂和态度。”这种灵魂和态度,具体到《江南Style》里,就是质疑江南地区所引领的物质至上的生活观念。虽然歌词里把“我”塑造成一个“高富帅”,但在MV里,“我”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屌丝”,做着成为江南名流、左拥右抱的黄粱美梦,讽刺意味十足。而在很多韩国人心目中,以经济奇迹姿态出现的江南地区正像一个抛弃了传统价值观念的暴发户。对此心怀不满的大众从这首歌中找到共鸣不足为奇。

但相比于歌词,韩国以外的人们更感兴趣的似乎是MV里“鸟叔”独创的“骑马舞”。于是破解《江南Style》的走红密码,成为各路人马津津乐道的事情;种种解读又进一步构成了“《江南Style》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韩国的科研机构研究发现,它以3.6秒为一个周期将五个音节重复4次,而整首歌中五个音节的核心节奏重复了100次以上,这样的节拍和人在慢跑半小时后的心率几乎同步——这也正是感觉最为兴奋的瞬间。这一说法,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会不自觉地跟着这首歌摇晃起身体。而另一个激发人们生理反应的元素则是其朗朗上口的旋律和节奏——科学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对一段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产生共鸣时,这段音乐就会在其脑中不断重复,科学界把这称为“耳虫”现象。韩国的心理学家表示,《江南Style》通过简单的重复节奏来刺激身体反应和自律神经系统;尤其是高潮部分,能够激发出人们摆脱心理压抑和格式化生活的本能。甚至有临床案例证明,一些精神病患者在听了这首歌以后都会开心大笑。音乐评论家则表示,《江南Style》恰好和近年来风靡欧美主流音乐界的电子乐潮流相吻合;而其副歌部分,则又是韩国音乐风格。二者相结合产生出奇妙的效应。

此外,审丑文化、从众心理、群体效应和偶像崇拜,都为《江南Style》的流行推波助澜。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无论人们将《江南Style》分析得多么透彻,都无法决定乃至预料下一首神曲会以怎样的面貌出现。流行文化的诡异之处就在于,没有一种成功可以复制。

小题1:下列关于《江南Style》的理解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韩国舞曲《江南Style》的点击数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便超过3亿次,而在2011年还没有任何一个视频的点击数超过一亿次。

B.不少明星都竞相模仿《江南Style》,如“小甜甜”布兰妮、罗宾威廉姆斯等;这首歌还在全球引发了一股改编狂潮,出现了多个版本的“Style”。

C.《江南Style》的MV大部分都在江南地区(韩国首尔的汉江以南地区)取景——游艇、沙滩、桑拿房、旅游巴士等,俨然一幅韩国奢华生活的扫描图。

D.人们无法决定乃至预料下一首神曲会以怎样的面貌出现。流行文化的诡异之处就在于,没有一种成功可以复制。小题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江南Style》朗朗上口的旋律和节奏能让听者产生“耳虫”现象,从而通过简单的重复节奏来刺激身体反应,提高听者的自律能力。

B.韩国的各路研究者们认为是音乐本身让神曲一炮而红;有韩国心理学家认为《江南Style》的高潮部分对精神病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C.《江南Style》在全球的流行反映出现实社会中人们渴望摆脱压抑、单调生活的诉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人们精神生活的缺失。

D.尽管《江南Style》现在像瘟疫般在全球流行开来,尤其是MV里“鸟叔”独创的“骑马舞”;但是下一首未知的、无法复制的“神曲”必然会到来,《江南Style》也会成为流行文化中的一个记忆符号。小题3:“我”在歌词中是“高富帅”,在MV中是不折不扣的“屌丝”。其中“高富帅”“屌丝”分别指什么?《江南Style》这样安排的用意何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高富帅”代表江南过着奢华生活的有钱人,“屌丝”代表江南以外过着普通生活的韩国大众。如此裂变的形象对立呈现,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讽刺了韩国江南地区的奢华生活,讽刺部分韩国普通民众对物质生活的一味追捧,也艺术地表达了对物质至上的生活态度的质疑。

题目分析:

小题1:答非所问,不是对《江南Style》的理解和表述。

题目分析:

小题2:“提高听者的自律能力”说法有误,根据原文不能得出此说法。

题目分析:

小题3:略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7题。     

  (1)地锦,俗名爬山虎,我与它有着一段不解之缘。

  (2)那一年夏天我患脑血管病住进医院,生命虽无危险,但恢复期间的行走锻炼却是不胜其苦的。医院内有一个草木蓊郁的花园,园的四周有上部开着花格子窗的矮围墙。在开头那些忧伤灰暗的日子里,我每天抱着病恹恹的身子,腋下拄着双拐,绕着围墙根艰难而缓慢地行走。     

  (3)有一天,我刚走不多远,便靠着路旁一棵梧桐树歇息,感到再难迈出一步。这时我无意中朝围墙根投去一瞥,只见一株幼小的爬山虎爬在墙根上,绿绿的,虎虎有生气。我忽然对它产生了一种不同往常的亲近感。我第一次如此贴近地凝视它。这才发现,它的绿莹莹的枝蔓上长有卷须,卷须先端发育成小的吸盘,爬上墙后分泌粘液死死地吸附在壁上,植株借以顽强地向前生长。这使我从爬山虎的身上分明读到一片炽热的情感,倾听到一种向前趱(zǎn,快走)行的呼唤。     

  (4)这以后,我与爬山虎成了朝夕相伴的朋友。我在围墙外拄拐绕行,它在围墙上攒劲前行。无论是草露未晞(xī,干)的清晨,归鸟啁啾(zhōu jiū,鸟叫声)的黄昏,还是月光如水的静夜,我绕墙行走时总是在爬山虎前长久地伫立,和它作无言的亲近之谈,后来竟至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之感。尽管那年夏天酷暑难当,它却于热浪滚滚之时咬住砖墙 一步一步往上蹿,出落得枝叶茂密,绿茸茸地爱煞人。     

  (5)一日,几个顽皮孩子在围墙根“藏猫猫”,恶作剧似的将爬山虎的枝蔓从墙壁上提拽下来。当我发现悲惨地跌落在地上的爬山虎的时候,我想我的无言的朋友这回大概是完了。 我扶着墙艰难地蹲下身去把它托起,将它的卷须上的被损伤了的吸盘重新摁附在墙上,将被弄得零乱不堪的叶片重新理顺。渐合的暮色中,我怅然回到病室。第二天红霞初露时,我来到它身边,竟发现它的吸盘又不屈不挠地紧紧咬住了墙壁,它的叶子又那么鲜活亮丽,它的虎虎有生气的卷须又在锐不可当地向前伸展。好样的!朋友。

  (6)渐渐地,夏老了,夏去了,秋来了,秋深了。我终于丢掉了拐杖,爬山虎也爬到一人多高。覆盖在花格子砖窗上了。出院时,我和家人特意去同这无言的朋友告别,这叶子已经霜变红,耀如燃烧的火焰,真正成了大地上的锦绣。

1.根据第(1)段所说的 “我与它有着一段不解之缘”,把下面对有关段落意思的概括补充完整。

第(3)段:发现爬山虎,倾听到前行的呼唤。

第(4)段:亲近爬山虎,_______________ 。

第(5)段:赞扬爬山虎,受伤后仍向前伸展。

第(6)段:____爬山虎,难忘其顽强的精神。

2.第(3)段中作者忽然对一株幼小的爬山虎产生了亲近感,主要原因是(   )

A.爬山虎虎虎有生气,样子可爱。      

B.爬山虎枝蔓绿莹莹的,颜色鲜艳。

C.爬山虎长有卷须.吸盘,形状奇特。  

D.爬山虎顽强向前生长,催人奋进。

3.第(4)段中与“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前后照应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 。

4.第(5)段中作者为什么称赞爬山虎是“好样的”?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下面句中加粗动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从爬山虎的身上分明到一片炽热的情感。

(爬山虎无言,“情感”是作者体会.揣摩出来的)

B.它却于热浪滚滚之时住砖墙一步一步往上蹿。

(描写爬山虎吸附砖墙很紧,赞扬它顽强的生命力)     

C.我扶着墙艰难地蹲下身去把它起。

(描写小心翼翼的动作,表达作者对爬山虎怜爱的感情)     

D.渐渐地,夏了,夏去了,秋来了,秋深了。

(感慨岁月易逝,表达对夏天的留恋之情)

6.作者为什么一再称爬山虎为“无言的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写出本文的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