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函数count months(DATE start,DATE end)的功能是:计算两个给定日期之间所包含的完整月份数。
该函数先算出起止日期中所含的完整年数,再计算余下的完整月份数。
规定两个相邻年份的同月同日之间的间隔为1年。例如,2007.5.30—2008.5.30的间隔为1年。若相邻两年中前一年是闰年,并且日期是2月29日,则到下一年的2月28日为1年,即2008.2.29—2009.2.28的间隔为1年。
规定两个相邻月份的相同日之间的间隔为1个月,但需要特别考虑月末的特殊情况。例如,2007.1.29—2007.2.28的间隔为1个月,同理,2007.1.30—2007.2.28、2007.1.31—2007.2.28的间隔都是1个月。
计算起止日期间隔不足一年的完整月份数时,分如下两种情况。
(1)起止日期不跨年度。先用终止日期的月号减去起始日期的月号得到月份数,然后再根据情况进行修正。例如,起止日期为2008.3.31—2008.9.20,通过月号算出月份数为6。修正时,通过调用函数makevalid将2008.9.31改为2008.9.30,与终止日期2008.9.20比较后,将月份数修正为5。
(2)起止日期跨年度。计算方法如下例所示:对于起止日期2008.7.25—2009.3.31,先计算2008.7.25—2008.12.25的月份数为5,再算出2008.12.25—2009.3.25的月份数为 3,因此2008.7.25—2009.3.31之间的完整月份数为8。
日期数据类型定义如下:
typedef struct{
int year; int month; int day; /*日期的年号(4位)、月和口号*/
}DATE;
程序中使用的函数cmp_date()、isLeap Year()和makevalid()说明如下。
![](https://img.ixiawen.com/uploadfile/2017/0718/20170718045329116.jpg)
【C语言函数】
int count_months (DATE start,DATE end)
{
int years = 0, months = 0;
DATE r;
if (cmp_date(start,end) > 0) {
r = start; start = end; end = r;
}
years = end.year - start.year; /*计算年数*/
r = start;
r.year = end.year;
if (cmp_date(r, end) > 0) { /*修正年数*/
(1) ;
r.year--;
}
if (r.year < end.year) { /*跨年度时,先计算到12月的月份数*/
months = (2) ;
r.month = 12;
}
months += (end.month + 12 - r.month) % 12;
r.year = end.year; r.month = end.month;
makevalid ( (3) ); /*将日期r修正为有效日期*/
if (cmp_date(r,end) > 0) /*修正月份数*/
(4) ;
months += (5) ; /*计算总月份数*/
return month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