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氢氧化镁和碳酸镁组成的固体混合物14.2克,放入90.2克稀盐稀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4.4克,计算:

(1)原混合物中氢氧化镁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

(1)设原混合物中MgCO3的质量为x,与盐酸反应生成MgCl2的质量为y.

MgCO3+2HCl═MgCl2+H2O+CO2

84     95   44

x      y   4.4g

84
x
=
44
4.4g
x=8.4g

95
y
=
44
4.4g
y=9.5g

则氢氧化镁质量为14.2g-8.4g=5.8g

(2)设Mg(OH)2与盐酸反应生成MgCl2的质量为z

Mg(OH)2+2HCl═MgCl2+2H2O

58     95

5.8g z

58
5.8g
=
95
z

z=9.5g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14.2g+90.2g-4.4g=100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9.5g+9.5g=19g

∴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9g
100g
×100%═19%

答:(1)原混合物中氢氧化镁的质量是5.8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9%.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材料二   自台事后(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 * * 宄生心。……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既无强邻之逼,揭杆斩木,已可忧危!                      ——  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   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     ——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四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                                 —— 摘自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回答: 

(1) 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康有为主张变法的主要意图是什么,对此应如何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四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其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发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感叹,请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