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李安:心中卧虎
①2013 年 2 月 25 日,李安凭《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夺得第八十五届奥斯卡电影节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原创音乐和最佳导演四项大奖,为此记者柴静对他进行了采访。
②柴静:您为什么不去做您已经很熟悉,很安全的事情,比如说您以前很多题材都是社会的关系,您在当中把握得游刃有余,里面有您的人生经验,为什么要去做一个只有一个男孩和一个老虎基本上连对白都没有的电影?
③李安:没有做过的才有意思,我打一个比较俏皮的比方。比如说在婚姻中,你要很忠诚,拍电影不需要,越新鲜的越好,越没有做过越刺激。
④柴静:跟您的年龄和处境有关吗?
⑤李安:有关。跟我的心态有很大关系。做电影职业做了二十年,入行二十年,就以我现在做的成绩来讲,我就是再拍烂片十年还有人找我拍,可是我会担心说拍东西又没有意思没有挑战,我的那个斗志没有了。
⑥柴静:您不怕失败吗?
⑦李安:怕,怕才有劲,怕,人才会提高警觉。就像小孩跟老虎漂洋过海,他后来发现没有那个老虎他活不了,没有那种恐惧,没有一个让他惊醒的感觉。他对老虎的恐惧是提了他的神,增加了他的精气神,所以那种提高警觉的心态是他需要的,心理状态的良好其实是生存跟求知跟学习最好的状况,所以有时候我也需要一点刺激,我就害怕这样的话,自己也惰怠了,很容易陈腐的,很容易被淘汰,那我当然不希望。
⑧柴静:以您现在在电影界的这个地位和大家对您的敬重,您还会有这种担心吗?有被淘汰的恐惧。
⑨李安:会。对于观众对于期待你的人,也要有一个交代,也要很诚恳,一直在不知道的状态,一种很新鲜很兴奋的状态,给你最好的一个发挥,这是你作为一个有天分的人欠观众的一个人情。
⑩柴静:以往您曾经说过,您说您摸着您的肠胃说,除非我这里有感觉,否则我不会去拍一部电影,拍这部的时候您有吗?
李安:有,当然有。
柴静:什么样的感觉?
李安:很奇怪,有一种对信仰的好奇,还有一种渴望,有一种想要去受苦受难的感觉,想要找点罪受吧,希望精神能够提升。
柴静:我看到您上午说,您做这个片子的时候,精神上曾经受过很大的折磨,感觉就像您是派,在大西洋当中漂流,没有尽头的样子,那是因为什么?
李安:拍片嘛,很困难,看不到底,琢磨不到东西,不晓得未来会怎么样,当然有压力,你没有解决之道,或者看不到什么出路的时候,就像派一样感觉在漂流。
柴静:您说过您曾经颓废得想要放弃,我看以前所有您拍电影的访问当中,没有出现过颓废这个状态。这次是怎么了?您担心过自己可能到不了那个头吗?
李安:会,常常会有软弱的时候,不过第二天早上起来又是好汉一条,再往下拼嘛。
柴静:您原来说过一句,说电影不是去拍已知的,在拍电影过程当中您会发觉自己的未知,这个电影让您发现自己的什么呢?
李安:很难讲,真的很难讲,我发觉就像派一样,我觉得我对信仰还是有一种向往,可是心里面还是有那只老虎,还是搞不定。
柴静:这个老虎对您来说是什么?
李安:这个不能讲。
柴静:是您在《电影梦》里面写到的不断重复出现的那个元素吗?
李安:您看我这个脸,很平和很温和的一个人,那为什么我拍电影会这么冒险,我想跟老虎有关系。
柴静:那种咆哮的欲望吗?
李安:说不出来,像野兽一样,有一种野性。我常常会拍一些跟我完全没有关系的,拍女人,拍同性恋,拍《绿巨人》,拍这个东西,我自己也说不上来,只有在拍电影这种精神状态里面我会有一些体验,我很想这个真的层面,这种情怀能够传达给观众,希望也能够引发他们心里面的卧虎藏龙吧。
(选自《名人传记》2013年第 4 期,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李安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一他不熟悉的题材,是因为他希望在拍摄中找到新鲜感和刺激,让自己的斗志不消失。
B.李安现在在电影界有地位,受大家的尊重,但他仍害怕失败,因为失败就要被淘汰。
C.派在海上漂流,看不到出路,没有尽头,李安在拍片的时候就受过这样的折磨。
D.抱着一种对信仰的好奇渴望,一种想要受苦受难的感觉,李安决定要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E.在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时李安曾颓废得要放弃,以前每次拍电影都有这样的感觉,这是他觉得最难熬的。
小题2:文章~段用了追问的访谈技巧,结合文章说说这一技巧的好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本文的题目是《李安:心中卧虎》,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题目中“虎”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1:BE(答对一项得3分,两项得5分)
小题2:对于段记者提出的问题“这个电影让您发现自己的什么呢”,李安没有一下子说清楚,(1分)用追问能让李安顺着记者的思路继续回答,直至把问题解释清楚,从而让读者明白李安在创作电影时的一些感悟,(2分)同时也可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小题3:①这只虎是李安心中的欲望,(1分)也是恐惧。(1分)②有时候连他自己也说不出它,搞不定它,它给他危险,给他不安。(1分)③但也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才让李安保持精神上的警觉,(1分)才激发李安全部的艺术生命力和创造力。(1分)④李安在拍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时正是克服了恐惧,激发了欲望,才能成功。(1分)(意思对即可)
题目分析:
小题1:B.从第⑨自然段可以看出李安是为了诚恳,为了给观众一个交代;E.从第自然段中柴静的提问“以前所有您拍电影的访问当中,没有出现过颓废这个状态”可以看出,并不是每次拍电影李安都有这样的感觉。
题目分析:
小题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思路的理解。从新闻访谈的文体特征看,“追问”的目的应当是让受访对象回答一些观众最想知道的问题,以增加文章的吸引力。从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看,“追问”应当能够推进内容的深入,同时使文章结构关联更加紧密。本文中,读者(观众)最想知道的是李安的创作意图,但当记者提出“发现自己的什么呢”时,李安却用“很难讲”作答,并提出了一个更加不好理解的比喻——虎,因此,为了让李安讲清楚自己的想法,也为了满足读者的好奇心,记者势必要往下“追问”。
题目分析:
小题3:理解文章中的重要词语,既要回答出词语在文中的特定含义,也要结合文本回答出这一“词语”与文章主题、写作意图等的关系。本题中,要谈论对“虎”的理解,首先要回答“虎”在李安话语中的含义,这一点,考生可从①~⑩段归纳出“担心、害怕”,从~段中归纳出“欲望、追求”。其次,还要结合李安的电影,解释“虎”与李安成功的内在关系,从而回答出为什么说“心中卧虎”是李安最主要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