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几十年间,世界货币体系经历了从商品(如黄金)本位到信用货币的转变。商品本位制时代虽然可以有效地避免通货膨胀并实现贸易的自我平衡,但是也常常使得世界经济陷入长期的通货紧缩,同时也限制了政府政策干预经济的选择。与信用货币相比,商品本位制还浪费了大量资源用于商品的发现、采掘与加工运输。今天的各国政府越来越多地承担了刺激经济、创造就业的义务,使得回归商品本位成为一种较为不可能的选择。
——《世界货币体系前世今生 美元如何影响世界》
材料二 15世纪,地中海地区贸易发达,欧洲各国向外扩张,各国银行开始向其他国家银行渗透。跨国金融业习惯法大量产生。
17世纪至19世纪,英国、德国、法国颁布银行法,促进了国际支付、货币兑换、信用关系。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形成资本主义国际市场。促进了国际货币制度之建立。
20世纪,国际金融业更加发展。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了有44国参加的“联合与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合称《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起一个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称为布雷顿森林货币制度。这是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国际法律调整的新时代。
1988年7月,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委员会成员国签署了《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协议,简称巴塞尔协议。目的是在联合国体系之外的国际金融领域建立“巴塞尔体制”。巴塞尔协议是将民间跨国货币资金融通纳入国际法律秩序之始。
——《关于国际货币金融法律制度》
材料三 美元的长期衰落不可避免。从历史上看来,国际主导货币的发行国都是当时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国家,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到19世纪世界接受英国的标准实行金本位,一直到二战之后的美元一枝独秀无不证明了这一点……新的世界货币体系或将出现多元化趋势。
——《世界货币体系前世今生 美元如何影响世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世界货币体系”由商品本位向信用货币转变的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并分析这一体系的影响。(8分)
(3)依据上述材料,你认为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趋势如何?并指出这一“发展趋势”的决定性因素。(3分)
(1)商品本位容易使世界经济陷入通货紧缩;限制了政府干预经济的选择;导致资源的浪费;当代世界各国对刺激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的重视。(4分)
(2)特点:国际货币体系呈现规范化、秩序化、制度化、法制化特征。(2分)
影响: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主要国家的货币汇率,维持了世界货币的正常运转,有利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助于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为跨国公司的生产国际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保证了国际货币关系的相对稳定,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交往。(6分)
(3)趋势:多元化趋势。(1分)
决定性因素: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或多个经济中心的出现)。(2分)
题目分析:
(1)世界货币体系经历了从商品(如黄金)本位到信用货币的转变。依据材料一分析“世界货币体系”由商品本位向信用货币转变的原因:“商品本位制常常使得世界经济陷入长期的通货紧缩”;“同时也限制了政府政策干预经济的选择”;“商品本位制还浪费了大量资源”;“今天的各国政府越来越多地承担了刺激经济、创造就业的义务”。
(2)依据材料二归纳“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制定颁布金融业习惯法、银行法;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将民间跨国货币资金融通纳入国际法律秩序。国际货币体系呈现法制化、体系化、秩序化的特点。第二小问结合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史实,分析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新的世界货币体系或将出现多元化趋势”回答第一小问。而国际货币的多元化源于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点评:从历史上看来,国际主导货币的发行国都是当时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国家,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到19 世纪世界接受英国的标准实施金本位,一直到二战之后的美元一枝独秀无不证明了这一点。但是世界选择国际货币对于一国的经济地位变化相当敏感,伴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美国经济地位的相对下降和美元的长期衰落将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