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候机楼的侧壁是倾斜的,用钢索将两边斜壁系住,在钢索上竖有许多短钢棒将屋面支撑在钢索上,候机楼结构简化如图所示.假设一面斜壁质量为m,分布均匀.在地面处有一固定转轴OOˊ,斜壁可绕OOˊ转动,此时斜壁与地面夹角为60°,斜壁上端所有钢索的总拉力为F,与斜壁夹角为30°,设屋面通过短钢棒支撑在钢索上,钢索的质量不计.求:

(1)在方框中画出斜壁的受力示意图(OOˊ受力可以不画).

(2)所有钢索的总拉力F的大小.

(3)钢索能承担多大的承重?

答案

(1)斜壁的受力情况(OOˊ除外):重力、钢索的总拉力,画出受力分析图如图.

(2)设OA的长度为L,可以由力矩平衡,得:

mg

L
2
cos600=FLsin300

解得:F=

mg
2

(3)对屋面来说可以看作共点力的平衡,两边钢索总拉力F的反作用力F1与屋面的重力G交汇于C点,处于三力平衡状态,即:

2F1sin300=G

解得:G=F1=

mg
2

答:(1)在方框中画出斜壁的受力示意图如图.

(2)所有钢索的总拉力F的大小是

mg
2

(3)钢索能承担

mg
2
的承重.

综合题

(17分)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意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以示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材料二:日本明治政府曾以公历取代农历,元旦代替春节,改革服饰,发式和饮食习惯等。一开始,“欧化”铺天盖地。但是,这样的“欧化”很快被“日本化”回潮所压倒,尤其是思想界。成功地创办了大型的现代纺织企业和日本第一国立银行,被称为日本“资本主义之父”的涩泽荣一,则从《论语》里寻找儒家伦理与资本主义的结合点,提出了著名的“论语加算盘”即“道德经济合一”论,这种社会大转型过程中的文明与文化“离异”与“回归”现象,在东亚具有普遍性。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奇不意地创造神话。

——《作坊里的日本》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其原因。(3分)

(2)概括材料二中“离异”与“回归”的含义,并结合明治维新的措施加以说明。(10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近代日本创造了怎样的“神话”?并说明这种“神话”对19世纪末中日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