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当前社会问题多发凸显,食品安全、社会分配不公、房屋拆迁,交通拥堵、医患纠纷等问题引发了许多社会矛盾,对党的执政能力、政府的管理与服务水平和基层管理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
材料二 “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政府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民意的标尺上,镌刻着民众对政府的评价、对未来的希冀。面对新时期民众的新诉求:物价、住房、分配、上学、就业、养老等问题,我国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给予了高度关注。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党和政府、社会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的要求。(8分)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社会管理中“公众参与”的理解。(8分)
(1)①党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3分)②政府要对人民负责,依法行政,切实履行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各项职能,协调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和谐稳定。(3分)③要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2分)
(2)①公众参与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前提和落脚点,公众参与,即:要保障人们切实享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2分)②人民群众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文化素养,要有序参与,才能真正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2分)③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 * *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公众参与拥有民主保障和广阔空间。(4分)
(注:学生如果答成参与的具体内容也可酌情给分。如: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
题目分析:(1)对问题的理解和解读很重要,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题目主要是从党、政府和基层组织三个角度加以分析回答。对于党来讲,要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对于政府来讲,需要履行职能、坚持政府工作的原则、做到依法行政等;对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要发挥其社会管理和服务的作用。(2)首先要明确社会管理和公众参与的关系,指出公众参与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前提与落脚点;再说明公众应怎样参与才有利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后指出我国通过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保障公众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