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襄阳市气象局统计,2013年1月共31天,其中28天都有雾或霾,创50年来新纪录。这28天里,有21天是较为严重的雾霾天,其中5天全市能见度不足1000米,有16天出现了明显的霾,剩下的7天有轻雾缭绕。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等这些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量大,是造成此次空气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专家称控制交通碳排放是治理雾霾的重中之重,要从根子上解决汽车尾气,一方面要通过补贴或交通政策促进节能小汽车的使用,还要采取一些吸引人乘坐公交的措施。治理雾霾,每个公民都应勇于成为责任主体。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如何理解“治理雾霾,每个公民都应勇于成为责任主体。”

(2)试举两例说明做为公民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12分)

答案

【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公民应该以主人翁态度参与到治理环境中。(2分)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公民在享受优美环境的同时,必须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2分)③公民坚持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统一,公民在享受生态文明的同时,必须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2分)④公民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参与民主决策,为解决雾霾难题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智慧。(2分)⑤敢于同无视环境污染的行为进行坚决斗争,采用合法方式行使自己的监督权。(2分)

【2】举例:公民可以通过电话、信函、传真、邮件等向有关部门提出具体建议;公民可以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信访举报制度、舆论监督等方式对有关部门进行监督;公民可以采用低碳出行,乘坐公交车,少开私家车等行为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任答两点可得2分)

题目分析:本题是一题两问,学生要注意回答问题时的逻辑,(1)是原因类试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公民的性质的地位以及权力和义务。学生可以从公民的地位,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以及国家利益和公民利益一致性等角度进行回答。(2)第二问是开放性问题学生回答时要注意自己提的建议具有具体可操作性,不能笼统的说。公民可以是提出意见,也可以是以身作则,减少污染。从两个角度都可以。

问答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