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地震后3小时,国务院 * * 温 * * 迅速赶到地震灾区,冒着生命危险亲临第一线,指挥解放军、武警官兵救人。5月18日,国务院宣布19日至21日三天时间为全国哀悼日,19日14时28分,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以悼念地震中的死难者。

材料二 截至2008年5月26日12点,全国共接受国内外捐款共计308亿元,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一次捐款中首次突破100亿元,灾区急需的帐篷、药品绵绵不断运往灾区,目前,除帐篷等急需物资问题没有解决外,通信、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在国务院统筹安排、日夜抢修下基本恢复正常。然而,在此国难之际,一些不发分子却以中国红十字协会的名义贩卖灾区急需的帐篷、药品,影响极坏。5月25日,国务院发言人称,公安机关已将相关责任人抓获,并移交法院。

材料三 为了积极帮助因地震灾害地区企业和群众恢复生产渡过难关,国务院下发文件免除受灾企业和群众的相关税收,并出台金融支持政策,对受灾地区的企业和群众申请金融贷款实施元无息发放。以最大努力支持灾区群众灾后重建。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体现政府的什么职能?(6分)

(2)此次地震,国外媒体对中国政府的赞誉之声溢于言表,请你从政府角度分析中国政府为什么能获得外国媒体的高度赞誉?(16分)

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政府在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2分)材料二反映了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2分)材料三反映了政府在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2分)

①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2分)政府只有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能,才能造福于人民,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1分)此次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国政府切实履行了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2分)保证了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为灾后重建作了大量,因而赢得了高度赞誉。(1分)

②政府是与我们联系最密切的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2分)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2分)此次抗震救灾过程中,国务院 * * 温 * * 亲临第一线指挥抗震救灾,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因而赢得了高度赞誉。(2分)

③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坚持了依法行政的原则。(2分)国务院对利用抗震救灾名义非法谋利的行为依法严厉打击,确保了抗震救灾物资及时发往灾区,为灾后灾区重建提供了必要条件,因而赢得了高度赞誉。(2分)(若考生答国家性质也可酌情给分)

题目分析:(1)本题要求学生分析三则材料体现的政府职能。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从中找出关键性语句,来确定答题所用的知识点。本题材料一中“地震后3小时,国务院 * * 温 * * 迅速赶到地震灾区,冒着生命危险亲临第一线,指挥解放军、武警官兵救人”,体现了政府积极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本题材料二中“目前,除帐篷等急需物资问题没有解决外,通信、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在国务院统筹安排、日夜抢修下基本恢复正常”,体现了政府积极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本题材料二中“然而,在此国难之际,一些不发分子却以中国红十字协会的名义贩卖灾区急需的帐篷、药品,影响极坏。5月25日,国务院发言人称,公安机关已将相关责任人抓获,并移交法院”,体现了政府在积极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本题材料三中“国务院下发文件免除受灾企业和群众的相关税收,并出台金融支持政策,对受灾地区的企业和群众申请金融贷款实施元无息发放”,体现了政府在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2)本题要求学生从政府角度分析中国政府在汶川抗震救灾中能获得外国媒体的高度赞誉的原因。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设问,设问中“从政府角度”、“获得外国媒体的高度赞誉”等词语给我们解答本题以启示。我国政府之所以能够在此次抗震救灾过程中获得外国媒体的高度赞誉,是因为中国政府在此次抗震救灾过程中的极佳表现。因此,学生可从我国政府积极履行职能、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坚持依法行政等三个方面去展开说明。

单项选择题 A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