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材料二:漫画《民生列车》。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决材料二中的问题有何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民生关系你我他。请你围绕“民生”这一话题,拟写两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说明我国注重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民生,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或“中 * * 党坚持以人为本,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亦可。)

(2)解决这些问题,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保持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亦可)

(3)如:关注民生,和谐发展;关注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等等。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以下问题。
近十年来,美国密歇根大学的里查德·尼斯贝特博士和他的同事们不断推出有关东西方研究的成果,这些成果显示了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是不同的,这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最近,他们又公开了最新研究成果,证明东方人和西方人以不同方式看世界。
尼斯贝特的研究小组把25名欧裔北美学生和27名中国留学生分为两个小组,让他们分别观看有复杂背景的动物照片,然后对他们的观看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在实验开始,学生们的眼睛都主要集中在背景方面,但在420毫秒之后,美国学生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到处于图片显著位置的物体上,而中国学生的眼睛仍然在不停地扫描背景中的画面。然后。研究人员又对他们做了记忆测试,给两组学生看了两张叠在一起的图片,其中一个处于图片中显著位置的物体被重叠到另一个新背景的图中。他们发现中国学生更容易忘记他们刚才看到过的物体。
研究人员认为,美国人倾向于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前景物体上,这说明他们能在前景物体中解读出更多的视觉细节。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能解释为何在记忆测试中,美国人即使在新背景下也能更准确地辨认物体。这一研究结果与早些时候的相关发现相符:东方人的思维方式更有整体性。东方人会本能地更注重事物的来龙去脉;而西方人似乎更善于集中注意力,也更具有分析性。
看世界方式的差异源于文化差异。尼斯贝特分析认为, 中国文化的( )是和谐,而西方文化的中心却是个人主义。在古代中国,农民发展了灌溉农业系统,种植者必须相处融洽,个人必须关注领导者和其他人的动作。而西方人的世界观源于古希腊,古希腊人从事打猎、捕鱼等活动,许多人经营自己的农场,就像个体商人一样劳作,属于单打独斗型。
对这一研究成果,专家们评说不一。有专家说:“当你的眼睛超越这项研究,将文化差异上的研究成果综合起来分析,你就会发现,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适合做的工作是不同的。”另有专家说:“知道东西方有差异,知道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对于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将很有帮助。”也有专家表示,尽管这项研究显示了东西方人在观察和记忆事物时的不同,但对研究者用来解释这些差异的复杂社会存在一些疑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记忆测试中,研究人员让学生看的图片中的物体是观察照片

B.西方人比东方人具有更强的记忆能力

C.文化差异是造成人们思维方式差异的重要原因

D.在古代,东方人喜欢与他人融洽地从事农业生产,而古希腊人喜欢从事打猎、捕鱼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