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26分)政府与经济事务的关系,是当前的热门话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815年,英国人艰难地打赢了一场震动世界的战争,这时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亚当•斯密的思想对英国的贡献。……对于这一轮的英法较量,有人这样评价:“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不列颠军队的胜利,也是市场经济的胜利”。……一个小小的细节也许是最好的注脚:当拿破仑的军队与英军作战时,身上穿的军服,都是来自英帝国——这个被拿破仑嘲笑为“小店主”国家的棉纺织品。……利用自身的工业优势,英国开始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逐步建立起自由主义的经济体系。它用取消贸易限制的办法来扩大国外市场,即取消他国产品输入英国的限制,来换取他国取消英货入口的限制。自由贸易成为英国的国策。“英国制造”从此在更大的世界市场里长驱直入。1849年,贸易垄断的标志、实施了近两个世纪的《航海条例》被废除了。

——摘编自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大国崛起·英国》

材料二  1976年9月28日,当时的英国首相卡拉汉在工党大会的一次讲演中深有感触地说:“我们习惯于设想,你可以花钱摆脱一场衰退,以及靠减税和扩大开支来增加就业。我坦白地告诉你们,那个主意不复存在了,而且在它曾经存在的时候,它能起的作用也是靠将更大剂量的膨胀注入经济,然后第二步接着是更高水平的失业。那就是过去20年的历史”。

——李义平《凯恩斯革命之革命》

材料三 随之而来的中国经济大转型是由两个性质迥然不同的改革共同推动完成的。一个由北京精心策划,其目标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说得一清二楚,那就是把中国变成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个由国家主导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因为那是社会主义的基础。……另一个改革我们称之为“边缘革命”(也就是自下而上推动的改革),它是一系列“草根运动”和地方基层相结合的改革措施。…… “边缘革命”一步步把私有企业和市场带回中国,为中国市场转型铺平了道路。

——摘编自罗纳德•科斯、王宁《什么是中国经验?》

(1)运用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航海条例》颁布的宗旨,分析它后来被废除的原因。(6分)

(2)概括并简述材料二所反映的资本主义的经济现象,对此,资本主义国家做出了哪些政策调整?(10分)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边缘革命”的内涵;上述三则材料,蕴含着经济怎样的共同趋势?(10分)

答案

(1)宗旨:打击荷兰的航海、殖民势力,维护英国的海上贸易和殖民利益。(2分)

被废除的原因:工业革命使英国获得了工业优势,该条例已经过时;工业资产阶级的推动;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影响。(两点即得4分)

(2)经济现象: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陷入了“滞胀”状态。具体表现为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失业严重、高财政赤字等。(4分)

政策调整: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实行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压缩福利国家的规模;展开新一轮的私有化运动。(6分,答出三点即可)

(3)“边缘革命”的内涵:安徽小岗村农民率先发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启动了农村工业化,改变了农村的产业结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改变了城市的所有制结构;经济特区开始吸收外资。(6分,答出三点即可)

共同趋势:贸易的自由化;经济的市场化(政府干预的弱化)。(4分)

题目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阅读、提炼信息及知识的运用能力,第一小问需要结合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的背景分析归纳,其宗旨为英国为了确立殖民霸权,打击荷兰的海上殖民权益,维护英国的殖民利益;第二小问《航海条例》的废除可以从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影响两个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需要结合材料信息归纳,材料中“1976年9月28日”“更大剂量的膨胀注入经济”“更高水平的失业”反映了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生产停滞等信息,表明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陷入“滞涨”状态;第二小问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早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国家在出现“滞涨”后,各国立即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压缩福利国家的规模等。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与知识的运用能力,第一小问需要学生在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已学知识分析归纳,材料中“边缘革命”具有的特点“自下而上推动的改革”“草根运动”“和地方基层相结合的改革措施”“为中国市场转型铺平了道路”,由此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边缘革命”内涵涉及到家庭联创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改变了农村的产业结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改变了城市的所有制结构、经济特区开始吸收外资等;第二小问需要学生在综合归纳三则材料的基础分析归纳,由此分析得出贸易的逐渐自由化以及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减少,即经济市场化。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 A3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