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12分)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中央“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并放在了更加突出地位。胡 * * 说,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 * * 永续发展。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1)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党的十八大为什么要把生态文明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4分)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公民如何自觉参与到“共建生态文明”的实践活动中去。(8分)

答案

(1)(4分)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我国生态方面的严峻形式决定了我们必须树立环保意识,而环保意识的加强必将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②正确的价值观符合客观规律和人类根本利益,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有利于我们建设美好家园,实现可持续发展。

(2)(8分)①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公民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但也应该承担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和义务,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例如减少使用私家车的次数,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②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在我国,国家利益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 * * 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尊重公民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公民应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减少资源浪费,促使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③积极参与民主决策,通过电话、信函、传真、邮件等方式向有关部门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④敢于同无视环境污染,违反“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进行坚决斗争,采用合法方式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其他建议合理、理由充分亦可得分)

题目分析:(1)根据设问,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历史唯物主义,题目类型是原因类。党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是一种正确的社会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所以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分析生态文明理念与我国的生态环境的关系,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分析生态文明理念的意义。(2)本题知识限定较为模糊,但设问主体很明确就是公民,题目类型是措施类。关于公民如何参与政治生活,平时可以进行系统总结,即包括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公民通过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途径参与政治生活,然后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组织语言即可。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