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计算题

(8分)小奇同学在实验室开放日做了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后,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标签残缺(如左下图所示)的NaOH溶液。为了测定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他决定利用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后的废液。他将废液过滤,然后取100g滤液,慢慢滴加此NaOH溶液,已知当溶液中存在酸和盐时,碱先和酸反应。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

(1)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的废液中,溶质为__________和硫酸铜。

(2)计算100g滤液中CuSO4的质量;

(3)计算此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

设100 g滤液中CuSO4的质量为x,生成4.9g沉淀的NaOH质量为y(1分)

CuSO4+ 2NaOH =" Cu" (OH)2↓+Na2SO4  (4分)

160      80       98

x        y       4.9g(5分)

x=8g          y=4g

此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20%

答:(1)100g滤液中CuSO4的质量是8g;(2)此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0%。

(1)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时没有发现沉淀生成,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在与稀硫酸反应,说明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中稀硫酸有剩余.故答案为:H2SO4

(2)解:设100g滤液中CuSO4的质量为x,与CuSO4反应生成4.9g沉淀的NaOH质量为y,

CuSO4+2NaOH=Cu(OH)2↓+Na2SO4

160    80     98

x     y     4.9g

x=8g          y=4g

此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20%

答:(1)100g滤液中CuSO4的质量是8g;(2)此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0%。

问答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全国的公路通车里程、机动车以及机动车驾驶人的不断增加,导致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居高不下,因酒后驾驶造成车毁人亡的悲剧在我们身边屡屡上演。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月至8月,发生酒后和醉酒驾车肇事3206起,造成1302人死亡。目前,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危害社会发展的全球公害。
专家认为,由于中国酒文化盛行,简单的经济处罚或者拘留已经不足以震慑酒后驾车、城市飙车等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行为。因此,只有通过立法将醉驾定性为犯罪行为,才能有效打击酒后开车。

材料2


2010年8月2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提请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将醉驾、飙车,情节恶劣的,定为犯罪。根据刑法修正案草案,凡醉酒驾驶,即便不发生严重后果,也可能会被判处刑罚。草案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或者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也就是说,危险驾驶罪将醉酒驾车、在城镇高速飙车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交通违法行为纳入其中。

材料3


2011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醉酒驾驶作为危险驾驶罪被追究驾驶人刑事责任。
请回答:

危险驾驶罪将醉酒驾车、在城镇高速飙车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交通违法行为纳入其中,请分别从道德和法律层面上分析“酒驾”和“马路飙车”行为。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