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3分)材料一 继微博之后,微信这一新兴社交媒体逐渐成为政府与群众沟通交流的新平台,人们亲切地称之为“指尖上的政民对话”。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5月底,全国开通的政务微信总量已达1400多个。百姓通过微信表达呼声,政府通过微信听民意。

材料二 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微博、论坛、BBS 、微信”等自媒体及时传播信息,即时互动,快捷发布言论和反馈舆情。但自媒体在汇聚民智的同时,也成为谣言散布的途径。近年来,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日渐增多,特别造谣诽谤的违法犯罪现象越来越突出。

(1)结合材料, 从公民与政府任选一角度,谈谈如何有效营造正确的网络舆论? (8分)并说明畅通与拓宽网络民意表达的意义。(6分)

(2)结合材料,请从唯物辩证法角度为政府正确对待网络民意提出方法论建议。(9分)

答案

(1)公民:①增强公民意识与政治素养,依法有序行使政治权利,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的结合,在传递信息、发表言论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坚定维护国家利益。(每点4分)

政府:①切实履行政治、经济、文化职能,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管理,依法坚决打击网络谣言。(3分)

②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拓宽与畅通网络民意表达渠道,充分尊重公民的民主权利。(2分)

③通过网络实现政务公开,及时发布信息,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有效推进依法行政,维护社会稳定。(3分) 

意义:网络民意的表达与监督,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和主人翁精神;有力的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每点2分,答到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或依法行政、监督政府的意义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6分)

(2)①坚持联系观点。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拓宽网络表达渠道,与群众坦诚沟通,疏通民意表达。

②坚持发展的观点,创新和完善网络表达机制,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③坚持全面的(一分为二)观点。既要重视网络民意对推动政府工作的积极作用,也要避免虚假信息对政府决策和工作的干扰;既要重视通过网络了解民意,也要通过其他途径了解民意。

④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吸收与采纳正确的网络民意,虚心接受监督,推进科学决策,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同时严厉打击网络谣言。(答到任意3点即可每点3分)

题目分析:

(1)如何营造正确的网络舆论,是措施类问题,措施的主体分别从政府或公民的角度考虑。从公民的角度来讲,与正确的参与政治生活,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和自由;从政府角度来讲,要切实履行政府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自觉接受监督等。营造正确的网络舆论,对公民、政府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些不同的角度组织答案,指出这项活动的意义。

(2)唯物辩证法是该题的原理范围,提出方法论建议,学生注意回答方法论,根据对材料内容的解读,对应回答措施体现的方法论。回答的措施要体现政府如何正确对待网络民意。学生可以从坚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角度提出合理的措施。

选择题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