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0岁,已婚,G1P1,因产后3小时,活动性 * * 流血入院。
病人家属代述因妊娠39周,自发临产3小时,于8pm在乡医院自然分娩一活婴,胎儿娩出时感胸闷、气促,10分钟左右缓解,胎盘、胎膜自娩完整,会阴Ⅰ度裂伤,但 * * 一直持续流血,无凝血块,经缩宫素、麦角新碱等加强宫缩的措施仍出血不止,考虑“凝血功能障碍”,转入我院。
丈夫体健。妊娠期检查3次均正常,无“肝炎”、“血液系统疾病”等病史。
体格检查:P120次/分,R30次/分,BP90/60mmHg。神志淡漠,面色苍白,尚能与医师合作。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2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扪诊无异常。双肾区无叩痛。脊柱正常,双下肢水肿(+)。
产科情况:腹部平坦,子宫轮廓尚清,子宫底压之凹陷。外阴可见活动性出血,色暗红,无血凝块。
实验室检查:Hb97g/L,WBC13.2×109/L,N0.88,L0.12,PLT56×109/L,CO2CP11.4mmol/L。
胸片检查:双肺弥漫性点片状浸润影,沿肺门周围分布,伴右心扩大。
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速,右心房、右心室稍大。
该病人可能的诊断?需进行哪些检查确诊及其检查意义
参考答案:
可能诊断:①羊水栓塞;②继发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③继发性宫缩乏力;④产后出血、失血性贫血;⑤休克、酸中毒。
进一步检查及其意义:
①动态观察血小板数量的变化,羊水栓塞病人血小板呈进行性下降,通过血小板数量可观察病情的发展、评估治疗效果 及修正治疗方案、估计预后。
②凝血功能检查,如PT、 KPTT、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测定,此病人入院时已表现为血小板下降、出血,估计DIC已发展至较晚阶段,可能表现为PT、KPTT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出现(3P实验阳性),通过DIC全套检查观察病情的发展、评估治疗效果及修正治疗方案、估计预后。
③病人下腔静脉血中检查有无羊水成分,如找到羊水成分可帮助诊断。
④如行子宫切除,子宫下段反复切片可在血窦中找到羊水的有形成分,帮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