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城濮之战是()的一次战役

A、晋楚

B、齐晋

C、齐楚

D、秦晋之间

答案

参考答案:A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在中国古代,家学传统最早出现在史官家庭,因为史官要懂得数学、天文、历法,这些东西不靠学校讲,靠父子相传。所以,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史记》就是由父子两代人完成的,这就是家学的影响。二十四史的第二部是《汉书》,主要作者是班固,但是班固的父亲班彪首先写了几十篇,然后班固接着写,班固没有写完,坐牢死了,他的妹妹班昭接着写。所以,《汉书》实际上经过了班彪、班固、班昭之手才最后完成。

中国古代的家学很容易出现,这种例子太多了。“唐宋八大家”里有父子三人的“三苏”,苏洵、苏辙、苏轼,诗书相传,一家三口都是大文豪;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是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曹操,还有他的儿子曹丕、曹植,历史上号称“三曹”,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和“三曹”同时代的著名女作家蔡文姬,其父蔡邕,也是大学者大作家。

很多家族家风是代代相传的,而且有教育子女的格言,叫家训。所以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了很多家训的书,最有名的是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一直到今天,《颜氏家训》仍然被誉为家教典范。

中国古代家学、家风的兴盛,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家业的代代相传。祖父和父亲是史官,儿孙就继续做史官;祖父和父亲是搞天文历法的,儿孙就继续钻研天文历法;祖父和父亲是中医,儿孙往往也继承医学传统。

世界上有许多古老的民族,但是,唯独中 * * 是一个具有悠久的家学传统的民族。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小农经济形成极其浓厚的家庭观念;第二,世代相传的儒家思想影响了我们的每一个家庭;第三,中 * *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读书的重视是世界上很多民族所不及的。

中国古代的家学有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钱学森在回想他的童年的时候说过,他四岁开始,每天都要站在家长面前背书。这些大科学家的古文功底好得很,就是从小背出来的。古代孩子从小背什么书?《论语》、《诗经》、《尚书》、《易经》、《左传》、《国语》、《周礼》、《礼记》等。

第二种家学是请个老师上门来教自己的孩子。汤显祖的《牡丹亭》里,杜老爷请了一个私塾先生到家里来教他唯一的女儿杜丽娘。但这种家学往往为官宦人家、富商所用,他们有钱请得起老师。

当然,在中国古代,最能请得起家教的人是皇帝。我们看到的往往是,大多数王朝开国皇帝的文化水平都不高,比如刘邦,他流传到今天的作品也只有《大风歌》和《鸿鹄歌》;但是当了皇帝以后,刘邦对儿子的教育就不一样了,他请了一个很有名的先生,叫叔孙通,做太子太傅来教他的儿子。

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出现比较强的家族观念,家族开始办学。刘禹锡写过两句很有名的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王导;谢,谢安。他们的家族是两个最有实力的北方大家族,东晋时期,这两大家族扶持了一代王朝。这些大家族重视家教,往往一个家族办一所学校,代替了地方政府办学的职能,不仅收本姓人,外姓人也可以来上学,这些家学在中国古代非常兴盛。                                 

(选自《名人传记》2012年5期)

小题1:下列对于家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家业能够代代相传,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古代家学的兴盛,如祖父和父亲是搞天文历法的,儿孙就继续钻研天文历法。

B.中国古代的史官要靠父子相传才能懂得数学、天文、历法,而这些是史官必须具有的知识,所以在中国古代,家学传统最早出现在史官家庭。

C.《史记》和《汉书》的编写,都是家学传统的具体体现,《史记》是司马迁父子两代人完成的,《汉书》是班固及其父亲、妹妹共同完成的。

D.中国历史上一家都是大文豪的比比皆是,如“三苏”“三曹”、王羲之父子、蔡邕父女等,说明中国古代的家学很容易形成。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是中国古代的家学内容之一,像钱学森他们这些大科学家的古文功底很好,就是从小背出来的。

B.家训是教育子女的格言,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就出现了很多家训的书,最有名的是一直到今天,仍然被誉为家教典范的《颜氏家训》。

C.在中国古代,皇帝是最能请得起家教的人,所以我们往往看到的是,第一代开国皇帝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但是他们的子孙都有很高的文化水平。

D.家庭观念、儒家思想、对读书的重视等原因,使得中 * * 成为一个在世界上独有的具有悠久的家学传统的民族。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很多家族的家风是代代相传的,表现最明显的是家学传统中的父子,甚至是祖孙几代都会从事一种职业或研究。

B.中国古代的家学主要表现在官宦、富商等有钱人家,他们或是由家长对孩子启蒙教育,或是请私塾先生到家里来教自己的孩子。

C.从魏晋南北朝开始,才出现比较强的家族观念,家族也才开始办学;此前,家族观念并不很强,也无家族办学的先例。

D.魏晋南北朝之后,有实力的大家族都重视家教,往往一个家族办一所学校,代替了地方政府办学的职能,使得家学更加兴盛。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30岁,秘书。以下是心理咨询中的一段对话。心理咨询师:上次咨询你谈到现在最苦恼的是总担心自己写错东西,尽管你知道自己不会写错,但总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这种想法,不断地写,又不断地检查,是这样吗?求助者:没错,两个多月来一直都是这样,我很痛苦。心理咨询师:我能理解,那你能不能谈谈是什么事情使你感到痛苦?求助者:年终在写总结报告的时候,把一个重要数据写错了,结果被领导狠狠地批了一顿,其实我本来是很仔细的,没出过这种错误。从那以后,我每次写东西都特别紧张,总担心再写错什么,结果就有这毛病了。心理咨询师:那你这种担心从最初到现在有什么变化吗?求助者:变得越来越重了。刚开始主要是写重要文章的时候特担心,总检查,后来写什么都紧张了,都要检查,现在都害怕写东西了。心理咨询师:你觉得你的问题受什么因素影响呢?求助者:(沉默)心理咨询师:(沉默、等待)求助者:好像与我的心情有关,心烦时重些,高兴时轻些。心理咨询师:这件事对你生活有什么影响吗?求助者:这件事把我的生活都搅乱了,现在对家庭的照顾少了,夫妻生活也不和谐了,整天担心写错东西,结果对许多事情都没了兴趣,与朋友交往也少了,经常感到身体不适、疲劳和头痛,吃不下东西。这样下去的话,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但是为这点小事去死也不值得呀!您一定帮帮我。心理咨询师: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一定会解决这个问题的,生活中毕竟还有很多令人高兴的事,你说呢?求助者:确实,我在和女儿一起玩的时候还是挺高兴的,我也喜欢和家人出去散散步或者一个人听听音乐。心理咨询师:那能否谈谈你睡眠怎么样?求助者:我这个人习惯晚上写东西,本来入睡就有点困难,自从有了这个毛病,睡眠更差了,有时候不得不吃一两片安眠药。心理咨询师:那你认为对自己的要求与你现在的问题有怎样的关系呢?求助者:多年来,我一直要求自己干什么都要做得最好,必须成功,不能失败。因为我对自己要求很高,做事追求完美,使我太在意领导的评价,以至于不能容忍自己出错,才变成这样。

确定求助者是否在心理咨询范围的依据是()。

A.符合心理正常与异常三原则

B.存在内心冲突

C.求助动机明显

D.有完整自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