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研究的目的是验证研究假设是否正确,只有通过比较才能鉴别其真伪,设立_________是比较的基础
A.对比
B.对照
C.重复
D.以上三个都是
E.以上三个都不是
参考答案:B
19~20. 某水电工程拦河坝为混凝土重力坝,为1级水工建筑物,最大坝高90m,混凝土工程量85万m3,拦河坝设表孔溢洪道,不设底孔和中孔。坝址位于“V”型河谷,底宽约50m,覆盖层较薄,坝体建基面为岩石,坝址处天然河道的水文资料:全年1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800 m3/s,2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300 m3/s,5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800 m3/s,10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2600 m3/s。
设上游围堰最大堰高22.0m,堰顶高程45m。坝体临时度汛的泄水方式采用导流隧洞加坝体预留缺口联合泄流,缺口高程为45m,缺口宽40m。根据库容曲线,库水位高程为45m时,库容为0.15亿m3,库水位高程为52m时,库容为0.18亿m3,假定缺口参与泄流后,导流隧洞的泄量为恒定值800 m3/s,且不计水库的调蓄作用,为保证缺口两侧坝体在汛期继续干地施工,则缺口两侧坝体高程至少应达到多少?(注:缺口泄流满足宽顶堰自由出流条件,流量系数m取0.34,侧收缩系数ε取0.94。缺口两侧只计0.5m安全加高,不计波浪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A.49.77m
B.56.60m
C.67.25m
D.47.00m
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
A.《在山的那边》一文中所说的“用信念凝成的海”,这里的“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
B.《童趣》一文的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作者通过自 己的联想和想象,将眼前的事物放大了千万倍,从而享受到一种独有的乐趣。
C.“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这一诗句并不矛盾,因为诗人所说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为社会进步,为多数人谋利益的理想,拥有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是获得,而这一切又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所以又是一种牺牲。
D.《济南的冬天》上文中,作者先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济南冬天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然后紧扣“山”和“水”。铺展了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文中写山景,先写薄雪覆盖下的山,次写城外远山,再写阳光朗照下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