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计算题

铝箔容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某兴趣小组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已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箔,再滴加稀硫酸,放出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氢气    g,

(2)计算所滴加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Al+3H2SO4 ="=" Al2(SO4)3+3H2

答案

(1)0.2    (2) 10% 

题目分析:(1)根据图示可知,当滴加稀硫酸至107.8g时,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最多,是0.2g,且之后继续滴加稀硫酸也不再产生氢气,即说明反应总 * * 生氢气0.2。

(2)根据图示可知,开始时滴加了9.8g稀硫酸时,并没有生成氢气,也就是说这9.8g稀硫酸是在和铝表面的氧化铝反应;接下来才是铝与稀硫酸的反应,这样可利用滴加的稀硫酸的总质量减去和氧化铝反应的稀硫酸的质量,就可计算出和铝反应的稀硫酸的质量,然后再根据2Al+3H2SO4 = Al2(SO4)3+3H2↑,就可以求出滴加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从图中获知,与铝反应的稀硫酸的质量=107.8g-9.8g=98g

设与铝反应的98g稀硫酸中溶质(纯H2SO4)的质量为x

2Al+3H2SO4 = Al2(SO4)3+3H2

294              6

x             0.2g

294:6=x:0.2g

解得,x="9.8g"

则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0%"

答: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

点评:此题是关于化学方程式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识图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像,判断出硫酸分别与铝和氧化铝反应的质量,以及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并依据已知量对未知的应求量进行求解计算即可。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借你一个微笑

  ①李俊是个性格内向的学生,阅完的试卷一发下,我发现他眉头又锁到一起了,他只得了58分。

  ②一个从来不及格的学生,自信心有多差就不用说了。

  ③我合上教案面无表情地走出了教室,李俊跟了上来,他喉头动了一下,然后眼泪就要掉下来了。我站住,等他说话。同学们也围了上来,他的脸涨得通红。我静静地站着,希望他能开口,但他的嘴唇好像紧紧锁住了似的

  ④他递过一张纸条:老师,我的物理太差,您能不能每天放学后为我补一个小时的课?

  ⑤我可以马上答应他,但面对这样的一个学生我决定“迂回”一下。我牵着他的手到僻静处说:“老师答应你的要求,可这两天我太忙,你等等好不好?”他有些失望,但还是点点头。我知道他中计了,接着说,你必须先借一样东西给我!他着急起来,可还是说不出一句话。

  ⑥“你每天借给我一个微笑,好不好?”

  ⑦这个要求太出乎他的意料,他很困惑地看着我。我耐心地等待着,他终于眼噙泪花艰难地咧开嘴笑了,尽管有些情不由衷。

  ⑧第二天上课,我注意到李俊抬头注视我,我微笑着,但他把脸避开了,显然他还不习惯对我回应。我让全班一起朗读例题,然后再让他重读一遍。他没有感觉我为难他,大大方方地站起来读了。也许想起了昨天对我的承诺,读完后,很困难地对我笑了笑。见他这样,我心生一计,又给他设置了一道障碍。我说,你复述一下题目的要求,这回他为难得快要哭了。不少同学对他的无能表现得很不耐烦,七嘴八舌地争着说起来,我制止住了大家。他终于张口了,语无伦次。我笑着让他坐下。

  ⑨他开始和同学来往了,一起上厕所,回教室……这样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提为他补习的事。一天下课李俊又拦住我,我知道他要干什么,很幽默地向他摊开手。他一愣,老师您要什么?我说,你写给我的条子呀。他笑了:我不写条子了,您给我补补课吧。我面带笑容:“功课你不必着急,到时我会主动找你的,但我向你借的你还没给够我。”

  ⑩“好的,我一定给足您。”等他高高兴兴又蹦又跳地走出好一段路后,我才像想起来什么似的把他叫回来,递给他一张纸条,那里有我为他准备的一道题。我告诉他,一天之内把它做出来,可以和同学讨论也可以独立完成。我知道,他宁可“独吞”,也决不会和同学讨论的。这正是性格内向学生的最大弱点。下午他说还没做出来,我有点不高兴,说晚自习你还没做好,我可要收回承诺了。自习时我见他站在一个男生边上,忸忸怩怩很不自然的样子,我得意地笑了。就这样我先后为他写了4张纸条,题目一次比一次难。后来,纸条一到手他就迫不及待地和同学们争论开来。

  期末考试李俊成绩尚可,科科及格——看来我为他补的都差不多了。新学期刚开学,李俊休学了,因为他爸遇车祸瘫痪了,而他自小就被妈妈遗弃了——这也是他忧郁的一个原因。我有些担心,一个连话都不大愿说的少年,能担负起养护父亲的责任吗?

  星期天,我和几位朋友到茶室聊天。刚坐下就被一群小孩子围上了,硬要为我们擦皮鞋。只有一个小孩没冲进来,在外面吆喝着:擦皮鞋!擦皮鞋!……离开茶室,我从那个小孩子面前走过时,发现那孩子竟是李俊!

  “老师,让我为您擦一次皮鞋吧。”他说,脸上没有腼腆也没有沮丧。我答应了,伸过鞋子让他很用心地擦着。他一边擦一边说,他虽然不缠人,生意也不错。顾客告诉他,他的笑容很好看。 

  我说是吗?他又笑着告诉我,不久他还会复学的。他学会了笑,他的笑,让他挣半天钱也能养活他和爸爸了。

  我也高兴起来,我说我一定等你回来。可转过身,我的泪水就出来了。李俊大声地在后面喊,老师您要笑呀,您不要哭!我点点头,反而呜咽有声了。

  我终于没有给他补课,是他为我补了一堂人生课。  

1.通读这篇小说,简述题目“借你一个微笑”的深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小说的神态描绘逼真传神,第③自然段中画线语句写出了李俊什么样的心理?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篇小说中,为了让李俊每天能够借给“我”一个微笑,作为老师的“我”具体做了哪几件事?请概括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第⑩自然段写道:“期末考试李俊成绩尚可,科科及格——看来我为他补的都差不多了”,而在小说结尾却又说“我终于没有给他补课”,这是否矛盾?为什么?请简要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小说结尾,作者饱含深情地写道:“是他(李俊)为我补了一堂人生课”,请简要说说李俊为“我”补的这堂人生课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