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解答题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1)
7
13
-0.4+
6
13
-
3
5

(2)
5
6
×
14
15
÷
7
8

(3)(
3
8
+
7
16
)÷
13
16

(4)20-[(
1
2
+
1
3
)÷
5
6
]×1.2
(5)
97
98
×99
(6)2007×(1-
1
2
)×(1-
1
3
)×(1-
1
4
)×…×(1-
1
2007
答案

(1)

7
13
-0.4+
6
13
-
3
5

=(

7
13
+
6
13
)-(0.4+0.6),

=1-1,

=0;

(2)

5
6
×
14
15
÷
7
8

=

5
6
×
14
15
×
8
7

=

8
9

(3)(

3
8
+
7
16
)÷
13
16

=

3
8
×
16
13
+
7
16
×
16
13

=

6
13
+
7
13

=1;

(4)20-[(

1
2
+
1
3
)÷
5
6
]×1.2,

=20-[

5
6
×
6
5
]×1.2,

=20-1×1.2,

=20-1.2,

=18.8;

(5)

97
98
×99,

=

97
98
×(98+1),

=

97
98
×98+
97
98
×1,

=97+

97
98

=97

97
98

(6)2007×(1-

1
2
)×(1-
1
3
)×(1-
1
4
)×…×(1-
1
2007
),

=2007×

1
2
×
2
3
×
3
4
×…×
2005
2006
×
2006
2007

=2007×

1
2007

=1.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根据下面资料

案例一

小辉是班上有名的“调皮大王”,他上课时在前排同学的后背贴纸条,课间把口香糖粘在同学的椅子上,还给同学起绰号,曾用小石头砸坏了邻居家的窗户。他经常遭到老师的批评,他的父亲对他非打即骂。

9岁那年,小辉转学遇到了新班主任,父亲对新班主任说:“我这个孩子非常调皮,我拿他没有办法,请你帮我严加管教。”班主任好奇地走近小辉,从生活上关心他,学习上帮助他,并尝试与他进行朋友式的交流。在全面了解后,老师对他的父亲说:“你孩子虽然调皮,但是非常聪明,我们要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

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小辉成了品学兼优的学生。后来他还成为著名的企业家。

案例二

班主任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李小一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给×××的信,没加思索便拆阅了此信,原来这是李小一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王老师看了很生气,并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李小一提出了严厉批评。次日,李小一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当李小一的家长找到王老师理论时,王老师解释说:“作为教师,我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况且我完全出于对他的教育和爱护。他是从家中出走的。和我没有关系。”

请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请根据教育理论相关知识对案例一中的新班主任对小辉的教育进行评析。

要求:分析透彻,评价准确,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