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9分)

(1)云霄雨霁,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

(2)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盈虚者如彼,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4)庄生晓梦迷蝴蝶,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5)积善成德,____________           ,圣心备焉。

(6)                        ,此时无声胜有声。

(7)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答案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般认为,礼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原始社会主要是原始宗教崇拜在起作用;进入阶级社会之后,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的是统治者对礼的强化和古代思想家对礼的倡导。礼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始于西周的周公制礼。所谓周礼,是指“一套以血缘为基础、以宗法制为核心的习惯统治法规”。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尊尊,二是亲亲。前者旨在维护君权,所谓“国无二君”;后者旨在维护父权,所谓“家无二尊”。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沿袭二千多年的古礼第一次面临危机。一方面,早期奴隶制在向发达的奴隶制过渡,氏族统治体系和公社共同体的社会结构在瓦解崩溃,原来沿袭氏族部落联盟体系建立起来的“天子一诸侯一大夫”的周礼统治秩序彻底崩溃。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具有的宗教神秘性质的情感因素、含有大量的天命信仰、以凸显仪式的象征意味为目的”的周礼发生了变化,礼存在的合理性急需寻找新的终极证明。礼的破坏,一方面使社会发生严重失序与混乱;另一方面又造成人们信仰的失落。

为了恢复社会秩序,重建一套价值信仰系统,给周礼的存在寻找一种新的理论依据,孔子引入“仁”这个概念,以“仁”来重新解释礼,从而赋予礼以新的涵义,对礼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孔子认为,礼作为一种社会的行为规范,是由人们从自身的亲子血缘情感中生发出来的自,觉自愿的行为方式。所谓“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了孝悌,人们在行为举止上便自然会遵循礼的原则,从而必然会导致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进而能实现“周礼”的恢复。

孔子“以仁释礼”的主张。对中国古代法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孔子的仁学为中国传统法文化确立了伦理价值基础,两且“使政治法律思想本身具有了为社会确定一整套信仰系统和价值系统的意义”。其次,孔子的仁学建构为礼与法融合开辟了通道。由于孔子的礼所具有的信仰上的特殊性,亦即情感心理基础,它的外在表现便是以“亲亲”、“尊尊”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与行为规范的提出。随着后来国家权力因素的介入,中国古代法文化便走上了礼法一体化的道路,使中国古代法不仅成为一种禁邪止恶的手段,而且还是劝善行德的工具,道德与法律合二而一。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孔子对礼的改造适应了中国古代社会宗法血缘结构的内在需要,契合了中国古代法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也正因如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谎为秦汉以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和封建法制建设打下了思想基础,并具有了法文化生命而得以绵延不绝。

小题1:文章以“礼”为话题,先论述礼的形成和规范,再概述礼的危机和      ,最后分析了         。(4分)

小题2:下列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A.礼的起源

B.礼的流变与影响

C.礼与仁的关系

D.礼的内涵与价值小题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分析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礼的形成,是因为统治者对礼的强化和古代思想家对礼的倡导。

B.春秋战国,人们信仰失落,社会秩序混乱,导致周礼彻底崩溃。

C.孔子能够成功恢复周礼,原因在于人都有自觉自愿的孝悌之心。

D.中国古代法既成为了一种禁邪止恶的手段,又是劝善行德的工具。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地方政府准备修建乡村公路网,其宏观目标定位:"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条件,帮助农民摆脱贫困"。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项目目标层次包括下列因素。(1)改善农副产品运输条件,沟通与外界的联系渠道。(2)推动当地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3)上级政府财政拨款5000万元,以工代赈投入300万元。(4)完善该地区乡村公路网的建设,实现村村通公路。(5)预计用工5万人/月,用时3年。(6)建成四级公路240km,各类桥涵50座。(7)由省公路设计院勘察设计,县公路局负责建设管理。(8)由乡村政府负责征地和拆迁安置。(9)建立乡村管理机构。(10)乡村全年农民人均收入由800元提高到1500元以上。根据上述分析,为编制本项目的逻辑框架矩阵表,负责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咨询工程师对本项目各层次的目标进行了分析,并用"如果、那么"的逻辑关系自下而上对纵向逻辑关系进行了检验。为了体现民主决策,当地政府要求采用参与式方法,征求有关社会成员对公路建设规划方案的意见。组织者对参与人员提出如下要求。(1)尽可能针对关键性社会问题发表意见,不要面面俱到。(2)参与者要具有较高学历,以便发表专业见解。(3)要求参与者以普通话作为交流语言,以便提高沟通效率。(4)要求参与者是男性公民,更敢于表达不同意见。

为了编制一份完整的逻辑框架表,除上述咨询工程师已做的工作外,还需完成哪些工作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