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冬季一个人做火车旅游,当他下火车后,其旅行包已装满了他脱下的衣服,此人旅游的起止点可能是(   )

A.哈尔滨—乌鲁木齐

B.北京—哈尔滨

C.哈尔滨—海口

D.上海—昆明

答案

C

题目分析:由题意可知,当他下火车时气温变高,在冬季应该是从北方往南方地区,高纬度走向低纬度地区,即南北向的交通线,哈尔滨—海口,从我国东北走向我国最南端,哈尔滨—乌鲁木齐、上海—昆明基本上是东西向的,北京—哈尔滨全部位于北方地区,气温变化不明显。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陆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运(河运、海运)、航空运输、管道运输等。交通运输事业是发展经济的“先行官”。各种运输线被称着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我国交通网的分布情况:东部密度大,西部密度小。影响因素:东部地区人口众多,地势平坦,以平原和丘陵为主,西部人口稀疏,以高原、山地为主。公路运输的优点:机动灵活,“门口到门口”的运输。一般担负短途运输;缺点是运费高,运量小。我国高速公路起步晚,发展快。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上海——嘉靖。铁路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我国主要铁路可分为 (1)南北干线:京沪线;京哈-京广线;京九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2)东西干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第二亚欧大陆桥中国段);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3)东北干线:哈大线;滨洲-滨绥线。

材料分析题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5年北京市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在京外来人口的来源地构成相对稳定,来自河北、河南、安徽、山东、四川和黑龙江六个省的外来人口占全市外来人口的60.4%。其中,15~59岁就业人口在90%以上,受教育程度以初、高中为主。

材料二:

下图为北京城市化及三类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变化统计图。

材料三:

改革开放前,北京的主要工业区分布在朝阳、石景山、丰台等近郊区,主要工业部门有化学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加工业等;1990年以后,在通县、大兴、昌平、顺义等远郊形成了产业园区。近年来,为改善北京城市环境质量,退出了一批污染企业,关停了一批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企业。同时,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高技术产业等呈现出异军突起的态势。

(1)据图概述北京外来人口的变化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分析,北京市外来人口占全市外来人口的60.4%。其中15~59岁就业人口在90%以上,受教育程度以初、高中为主”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二,说明1990年以来北京市第二、三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特点及其对城市化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材料三,说明在经济发展中打造“绿色北京”的具体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